受监护人委托照管未成年人的人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
时间:2024-01-0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是在生活中,可能父母一时走不开,会选择把孩子委托给其他成年亲属或者朋友,这叫做委托监护人。那么,受监护人委托照管未成年人的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委托监护人的设立及其责任承担
一、委托监护人的设立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委托监护人的设立可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由父母将子女的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其次是法定监护人将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实施。在委托监护中,可以存在全权委托和专门委任两种形式。全权委托的情况包括父母将子女全权照料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配偶将精神病人全权照料委托给精神病医院或福利院等。而专门委任的情况则包括委托给保姆、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等。
二、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承担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委托其他人照顾未成年人,例如将未成年人寄养在他人家中一段时间。在他人受监护人委托照管未成年人期间,如果未成年人的过错导致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一般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而非受委托人。然而,存在两个例外情况:第一,如果监护人和受托人之间事先约定由受托人来承担此类情况下的赔偿责任,那么赔偿责任由受托人承担。第二,如果受托人有疏忽,本应发现未成年人的行为会损坏他人财产或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但因疏忽未能发现;或者受托人故意让未成年人损坏他人财产或伤害他人人身,那么受托人需要与监护人一起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人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三、责任承担原则
由以上规定可知,在委托监护的情形下,首先应当考虑当事人之间是否有约定,若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在委托监护时未约定责任承担,则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在被委托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被委托人与监护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在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后,监护人和受委托人按照各自过错的大小来分担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且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必要时可采取强制医疗措施。对于已经康复的精神病人,应要求其承担侵权赔偿。同时,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精神病人的处理方式和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监护人的规定。当监护人之间达成协议时,被确定的监护人需承担监护责任。若监护人未能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应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监护变更的情况包括监护人死亡、丧失能力、辞职、被撤
-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即法人因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根据中国的民法规定,法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备侵权行为能力。《民法通则》规定了法人可能面临的多种责任,包括产品损害责任等。同时,企业法人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也需承担民事责任,
-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根据年龄和精神状态,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精神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非法印制发票的处罚
-
大车撞人事故处理流程
-
有财产的未成年人侵权如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