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司法协助互惠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3-11-2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犯罪的增多和国家间交往范围的扩大,只是就需要司法协助了,司法协助是国与国之间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而进行的互惠互利活动,那么司法协助互惠原则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诉讼法司法协助互惠原则的定义和适用条件
一、司法协助的概念和互惠原则
司法协助是指根据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进行一定的诉讼行为。
根据互惠原则进行的刑事司法协助,只要符合互利、对等的前提,应当认真履行提供协助的义务,或者行使请求协助的权利。
二、司法协助的适用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司法协助的适用条件有两个:
-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
- 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进行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进行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三、司法协助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之间进行司法协助应当经过以下程序:
- 根据国际条约或外交途径请求提供司法协助: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途径或通过外交途径请求提供司法协助。例如,《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规定了几种送达文书的方式,当我国与公约参加国互为请求提供司法协助时,应当按公约的规定执行。
- 提出请求书:请求提供司法协助的一方应当用请求书,附有中文译本或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为了尊重受托国主权,保证文书内容的确切性,外国法院请求我国法院提供司法协助时,也应当附有中文译本或其他文字文本。
四、我国进行司法协助的条件
根据第五章其他规定,我国进行司法协助的条件包括:
- 提供法律资料或司法记录:被请求方的中央机关应当根据请求,向请求方中央机关提供与请求方诉讼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资料。被请求方的中央机关还应当根据请求,向请求方中央机关提供其可公开获得的与请求方国民有关的诉讼的司法纪录摘要。
- 认证的免除:根据本条约的规定,通过双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制作或证明,并通过规定的联系途径转递的文件,应当免除任何形式的认证。
- 争议的解决:因解释或实施本条约所产生的任何分歧,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友好协商解决。
- 其他安排: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根据其他条约或安排等存在的义务,也不妨碍缔约双方根据其他条约或安排等相互提供或继续提供协助。
五、条约生效和终止
根据第六章最后条款,本条约须经批准,并在汉城互换批准书后的第三十天生效。本条约也适用于在本条约生效前开始的诉讼提起的请求。任何一方可以通过外交途径,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终止本条约,终止自该书面通知发出之日后的第一百八十天生效。即使本条约终止,收到的任何请求应当根据本条约的规定继续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
-
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及文书送达方式
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代为送达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移交证据、通报诉讼结果、承认与执行对方的生效判决和裁定,以及涉外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对于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委托使领馆、邮寄送达、根据双方协议规定的方式或由诉讼代理人送达诉讼文书
-
扭送犯罪分子至异地可行吗
-
怎么才算群众扭送
-
能不能对证人进行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