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原告或经过原告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才有权提出撤诉申请。对于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其他诉讼参与人无权提出撤诉。
申请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的行为。撤诉是原告自行放弃诉讼权利的行为,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强迫原告撤诉、强行动员原告撤诉或附加条件的撤诉都是违背自愿原则的,不被法律允许。
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规避法律或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申请撤诉必须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一旦宣判后,原告将无法再提出撤诉。原告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书,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不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与诉讼后原告提出的撤诉申请,人民法院在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将成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和被告成为另案被告,诉讼将另行进行。
撤诉裁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书面形式的裁定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口头形式的裁定应记录在笔录中。准予或不准撤诉的裁定,当事人都无权上诉或申请复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的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并非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只需一次传唤,无需多次传唤,但必须以传票传唤,而不是口头传唤或电话传唤。
此外,在审判实践中,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都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29条的规定,按撤诉处理。如果原告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预交或申请减缓免,未经法院批准仍不预交的,将被自动撤诉处理。
当事人申请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行为需要依法处理,人民法院可以不准撤诉或不按撤诉处理。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
在诉讼过程中,作为诉讼主体的原告享有撤诉的权利,撤诉的时间是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宣告判决以前。另外撤诉可以采取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其中书面撤诉即提交撤诉申请书表明撤诉的意思,那么,撤诉申请书格式是怎样的呢?撤诉申请书需写明申请人信息、撤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