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的规定,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除本规定另有规定外。
对于2013年1月1日前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对于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如果符合修改前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管辖规定,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该案件。
对于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如果符合修改前或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送达规定,已经完成的送达仍然有效。
对于2013年1月1日未结案件中,如果人民法院尚未处理2013年1月1日前发生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将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但以下情形应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
(一) 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
(二) 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在2013年1月1日之后仍在进行中。
对于2013年1月1日前,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措施的案件,将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但如果人民法院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尚未作出保全裁定,将适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确定解除保全措施的期限。
对于2013年1月1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再审申请,人民法院应根据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审查确定申请的期间。但如果该期间在2013年6月30日之前尚未届满,将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
以下情形仍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
(一) 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二)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三) 原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或者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对于2013年1月1日前已经受理但尚未审查完毕的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将适用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
本规定所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是指根据《决定》作出相应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本规定所称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决定》施行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劳动仲裁中遇见伪证的处理方式。伪证行为严重违法,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明确了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和刑事责任。若伪证行为是公司指使、贿买、胁迫等情况下发生的,公司相关人员也将受到法律制裁。遇到伪证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合法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法院将在十日内审查。裁定正确的会驳回申请,不当的则会变更或撤销。利害关系人的复议申请也将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应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