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保护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则。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离婚妇女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情况下,不得被收回原承包地。同时,离婚或丧偶的妇女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情况下,也不得被收回原承包地。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妇女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
2、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
为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和经济效益,分割时应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土地的开发和规模经营。
3、保障家庭成员享有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社会中人人有份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分割时应保证家庭成员对土地享有均等的份额。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分割经营法。
如果离婚后男女双方仍属于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且都有承包经营土地的能力,并且双方都希望继续承包经营夫妻原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可以将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按份划分,由各自经营。
2、折价补偿法。
如果一方无能力或不愿继续承包经营土地,可以将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确定给有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另一方,并要求继续经营方给予放弃承包方相当价值的经济补偿。
3、代耕。
如果一方迫于生存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短时间内不能自行耕种土地,可以考虑由另一方代为耕种,并按照当地土地平均产量给予对方应得的土地收益。
4、轮耕。
如果土地不利于分割,可以采取轮流耕种的方法,按照离婚时家庭人口数量及承包土地总量确定离婚一方的土地份额,并规定每隔几年让已离婚的对方轮耕一年。
5、分割经济利益。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以及土地被依法占用、征用所获得的补偿费应按份额进行分割。
在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当事人意愿。
如双方未提出分割要求,法院不能主动进行分割。
2、避免剥夺生活保障底线。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村生活保障底线,不应以其折抵债务或子女抚养费。
3、明晰未成年子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未成年子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归于其抚养人享受,并进行共同分割。
4、不因过错责任而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应以一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过错责任而剥夺其土地承包经营权。
总之,在分割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法合情合理地处理,并加强法制宣传,协调好与基层组织的关系,为离婚双方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