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在会上作修改说明时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选举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举法及时进行适当修改。
李适时表示,我国各级人大已经历了十几届选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是可行的。
据悉,这一修正案草案经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将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继续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并提请明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
选举法修改八大亮点增强候选人"透明度"
1、拟实行城乡平等选举权
审议中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对现行法律相关条款作出修改,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
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规定。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
2、确保应有适量基层代表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进一步强调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强调应有适量的基层代表。
一些地方也提出,应当进一步明确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有一定的数量。
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人数偏少,这一现象已引起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大幅缩减,同时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
3、增设“选举机构”专章规定
鉴于选举委员会在直接选举中的重要作用,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设“选举机构”专章,对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责分别作出规定。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治理的具体体现。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公民还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并需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
选举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该修正案旨在调整各级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减少官员代表数量,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性。同时,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上限也有所增加,以适应人口增长和民主进步的需求。
中国人大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在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讨论修正案草案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讨论中还是提出不少意见,因为这选举法规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施细则算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展开立项论证、然后加以修改,就可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广西新闻网设在北京的2010年全国两会的访谈现场,我是主持人虹宁。现在来到我们访谈现场的是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分别是蒋向明代表、韦柳春代表、刘庆宁代表,欢迎三位做客我们的访谈现场,首先还是请各位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