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选举法 > 差额选举的方式有几种

差额选举的方式有几种

时间:2024-10-08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056
我国实行的是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只要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是享有选举权的。选举分为等额和差额选举,那么,差额选举的方式有几种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差额选举的两种方式

差额选举是一种选举方式,有两种具体实施方式:

1. 直接差额选举

直接差额选举是指在正式选举中,候选人的数量多于应选人数。

2. 预选和正式差额选举

预选和正式差额选举是指先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再进行正式选举。

我国的差额选举制度

我国于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作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是从1979年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修改后开始实行的。

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1.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具体的差额幅度为:

  •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三分之一至一倍。
  • 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 其他职位的差额选举

除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外,还有一些职位的选举也采用差额选举制度:

  • 人大常委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1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1人,也可以等额选举。
  •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乡、民族乡、镇的人大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至3人。
  • 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具体的差额数由本级人大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人数超过差额数,实行直接选举的要经过选民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按多数人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实行间接选举的则应在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先进行预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