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追索权的内在原因或条件因期前追索、到期追索两种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期前追索权一般限于远期汇票即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及其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根据《票据法》第61条2款规定,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汇票被拒绝承兑
在汇票到期日前,持票人依法向汇票上记载的付款人请求承兑而被拒绝时,持票人取得追索权。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拒绝承兑包括汇票所载付款人直接拒绝承兑、承兑人进行附条件承兑依法视为拒绝承兑以及对汇票金额进行部分承兑。
二、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
在汇票到期日前,发生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情况时,产生期前追索权。在实践中,承兑人死亡、逃匿情形通常发生在汇票已经承兑,但汇票到期日尚未到之时;而付款人死亡、逃匿的情形,通常发生于汇票尚未承兑之时。
三、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停止业务活动
当承兑人或付款人被宣告破产、责令停止业务活动时,其清偿债务能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为了维护持票人的利益和票据的流通信誉,法律赋予持票人此情形下的期前追索权。
到期追索权的实质要件为按期提示付款被拒绝。根据《票据法》第61条1款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时不获付款,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汇票付款人、承兑人拒绝支付
当汇票到期时,付款人或承兑人拒绝支付款项,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二、客观无法实现支付或提示
当进行提示付款时,发现汇票上所记载的付款场所不存在或无法实现支付,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票据权利的行使,以票据提示为唯一必要条件。
(二)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三)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
支票的持票人享有追索权,而使用追索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支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时,才能行使追索权。第九十三条 支票的背书、付款行为和追索权的行使,除本章规定外,适用本法第二章有关汇票的规定。将转账支票委托自己公司的往来银行代为交换兑现,银行将支票带至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