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出纳员在将现金送存银行之前,应对现金进行整理和分类,以方便银行柜台清查现金并提高工作效率。
纸币应按照票面金额(即券别)进行分类整理。主币包括100元、50元、10元、5元、2元和1元,辅币包括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出纳员应将各种纸币打开铺平,然后按币别每100张为一把,用纸条和橡皮筋箍好,每10把扎成一捆。不满100张的纸币,从大到小平摊摊放。
铸币包括1元、5角、1角、5分、2分、1分。铸币也应按币别整理,同一币别每100枚为一卷,每十卷为一捆。不满50枚的硬币,可以暂不送银行,或者另行包放。
残缺破损的纸币和铸币,包括已经穿孔、裂口、破缺、压强、变形以及正面的国徽、背面的数字模糊不清的铸币,应单独剔出,另行包装。
现金整理完毕后,出纳员应根据整理后的金额填写现金送款簿。现金送款簿一般一式四联,包括回单、银行收入传票、收帐通知和底联备查。出纳员在填写现金送款簿时,要按照格式规定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包括收款单位名称、款项来源、开户银行、送款日期、科目帐号、送款金额的大写和小写以及各券别的数量。
在填写现金送款簿时,出纳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纳员按规定整理现金并填写现金送款簿后,应将现金连同现金送款簿一起送交银行柜台收款员。在交款时,送款人必须与银行柜台收款员当面交接清点。经柜台收款员清点无误后,银行会在现金送款簿上加盖印章,并将回单联退还给送款人。
对于交款数额较大或者辅币较多的单位,可以与银行协商签定协议书,采取封包交款的办法。封包交款指的是交款单位将要交存银行的现金按要求整理并捆包好,连同填写好的现金送款簿一并送交银行。银行会凭封签上的金额轧清大数后收款,然后按规定逐包清点细数。
封包时,纸币要按面额分类,每10把扎成一捆,捆扎时上下垫好衬纸,用十字型捆扎,在每捆钞票打结处要加贴封签。硬币按面额分类,每10卷扎成一捆,同样加贴封签。封包的封签必须写明金额、日期、封包经办人员姓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另外,封包必须露封,便于轧点大数。
如果在清点封包时发现差错金额较大,银行应保持原封包,及时通知交款单位派人复点,然后按封包协议规定处理。
交款人将现金送存银行并取回现金送款簿(回单联)后,财务部门根据回单联填制现金付款凭证。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现金。如果现金由企业柜台直接送存银行,则财务部门根据现金送款簿(回单联)编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商品销售收入等。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单位收入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对于公款私存、私自坐支、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以及保留帐外公款的行为,银行有权对其处以相应的罚款。
汇票的法律关系和分类,以及汇票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汇票涉及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三个主要角色。汇票作为支付工具在国际商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工具之一。出口商开出汇票要求进口商或其代理支付特定金额,以完成交易结算。
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特征及鉴别方法。主要包括用纸特征、颜色特征、暗记特征、规格特征和填写规范特征等方面。对鉴别真假汇票提出了建议,如发现可疑应及时送当地银行鉴定,确认为假汇票后应迅速报告当地人民银行及公安部门。
企业的现金收支规定及操作流程。企业需遵守不坐支现金、库存现金限额、通过银行提取等规定。操作流程包括收到现金当日存入银行,支出现金通过银行提取,并需注意收支日期和存款业务。企业遵循这些规定和流程,能合规进行现金收支,遵守会计准则要求。
商业汇票结算的法律特点,包括其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承兑的法律效力、贴现和资金融通功能,以及地域和起点限制、记名和转让等方面的内容。商业汇票结算适用于根据购销合同的商品交易,其使用对象限于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法人。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可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