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非法买卖银行承兑汇票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这种行为导致巨额税收流失,每年造成财税损失高达近千亿。此外,非法买卖银行承兑汇票逃避金融监管,为其他犯罪活动提供支持,不法分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洗钱,将贪污受贿所得合法化。
2. 滋生其他犯罪行为:非法买卖银行承兑汇票容易滋生其他犯罪行为。首先,不法分子利用假的承兑汇票进行诈骗活动。其次,企业的工作人员将收取的承兑汇票通过非法经营的中介进行非法套现,从而滋生职务犯罪,如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此外,非法制造的发票也可以通过买卖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套现,从而引发骗贷、伪造印章等犯罪行为。还有一种手段是利用承兑汇票挂失止付,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以骗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汇票的付款人通常是受托付款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参加全国联行往来的银行,而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与买卖合同的买方签订承担协议的承兑行。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买卖合同中的买方,由其开户行受托付款。承兑人在传统票据法理论中被认为是非基本当事人,但实践中银
汇票的出票人,是指开出汇票的银行和企业。”既然出票是一种票据行为,行为人的资格就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具有行为能力是签发票据的必要条件,无行为能力者的出票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代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是买卖合同中的买方,他与银行之间
不足以导致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本案中,被背书栏因一字之差导致背书形式不连续,但依据原、被告提交的证据,足以证明**稀土公司基于其与**公司之间的货物买卖关系而取得涉案银行承兑汇票,之后**稀土公司又基于货物买卖关系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原告,上述连续性的票据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