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手是指在现有持票人之前曾经持有该票据并在票据上签章的人。持票人在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后,若未获承兑或未获付款,根据法律有权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
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法定情形出现时,方可行使追索权。这些法定情形包括:
第一,汇票被拒绝承兑。根据票据法规定,远期汇票在到期日之前必须向票据上所记载的付款人提示承兑。持票人在获得承兑后,在到期日时可以要求付款人付款。如果付款人拒绝承兑,则该汇票无法取得付款,持票人无法实现第一次付款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第二,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当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时,持票人无法行使第一次付款请求权,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但需注意的是,汇票上记录的付款人在作出承兑前死亡的,由于其尚未成为汇票的义务人,不承担票据义务。持票人也无需向付款人的继承人要求承兑,而可以直接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第三,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当承兑人或付款人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等原因被依法宣告破产时,人民法院依法成立清算组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承兑人或付款人必须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失去处置财产的权利。此时,持票人的第一次付款请求权无法实现,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
第四,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责令终止业务活动。当承兑人或付款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或关闭、吊销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时,承兑人或付款人的业务活动必须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的第一次付款请求权也难以实现,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
第五,票据到期时,承兑人或付款人拒绝付款。需要注意的是,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请求付款而被拒绝的,或者到期未进行付款提示且超过付款期限的,无法行使追索权。其中,在票据记载的期限内或法定期限内未作出承兑或付款提示的,视为自动放弃追索权。
2. 追索权的对象限定在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等票据债务人范围内,即追索权只能向前手行使。
3. 追索权行使不受顺序限制,可以向自己的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也可以向其中的某一前手或同时向部分或全部前手行使追索权。
保兑行作为保证人在票据法中的追索权。在履行付款责任后,保兑行对票据债务人享有追索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并列举了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的情形。此外,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
张某与陈某在恋爱期间共同出资装修新房的纠纷案。张某提供了储蓄存折、银行存取款凭条、购材清单和录音资料作为证据,证明其出资行为。虽然陈某持有装修款票据,但法院最终采信了张某的证据,认定其出资事实存在。在将视听资料作为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操
持票人获得付款后的法律义务,包括在票据上签收并记载收讫字样、将票据交给付款人,以及委托银行收款的特殊规定。持票人履行这些义务有助于确保付款人的权益,维护票据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中国票据法中有关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的要求和责任。持票人需出具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相关证明,包括拒绝证明、其他证明、司法文书和行政处罚决定等。持票人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必须及时通知其前手,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通知可通过邮寄方式发出,以邮寄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