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手是指在现有持票人之前曾经持有该票据并在票据上签章的人。持票人在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后,若未获承兑或未获付款,根据法律有权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
根据票据法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法定情形出现时,方可行使追索权。这些法定情形包括:
第一,汇票被拒绝承兑。根据票据法规定,远期汇票在到期日之前必须向票据上所记载的付款人提示承兑。持票人在获得承兑后,在到期日时可以要求付款人付款。如果付款人拒绝承兑,则该汇票无法取得付款,持票人无法实现第一次付款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第二,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当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时,持票人无法行使第一次付款请求权,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但需注意的是,汇票上记录的付款人在作出承兑前死亡的,由于其尚未成为汇票的义务人,不承担票据义务。持票人也无需向付款人的继承人要求承兑,而可以直接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第三,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当承兑人或付款人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等原因被依法宣告破产时,人民法院依法成立清算组对其进行破产清算,承兑人或付款人必须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失去处置财产的权利。此时,持票人的第一次付款请求权无法实现,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
第四,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责令终止业务活动。当承兑人或付款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或关闭、吊销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时,承兑人或付款人的业务活动必须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的第一次付款请求权也难以实现,因此可以依法行使追索权。
第五,票据到期时,承兑人或付款人拒绝付款。需要注意的是,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请求付款而被拒绝的,或者到期未进行付款提示且超过付款期限的,无法行使追索权。其中,在票据记载的期限内或法定期限内未作出承兑或付款提示的,视为自动放弃追索权。
2. 追索权的对象限定在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等票据债务人范围内,即追索权只能向前手行使。
3. 追索权行使不受顺序限制,可以向自己的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也可以向其中的某一前手或同时向部分或全部前手行使追索权。
即期汇票和支票的提示付款规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即期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6个月,可约定延长但不超过此限。支票提示付款期限则根据发票地和付款地的关系而定,如日内瓦统一支票法规定不同地区的不同期限。英美票据法对支票提示期限的规定与汇票相同,但支票的日期可
处理票据融资违规的方法和措施。首先重点关注拟挂牌公司票据融资情况,确保票据开具具有真实交易背景。针对违规票据融资,应采取勇于承认错误、加强核查手续和尽职调查程序、及时沟通与协调等措施。文章还列出了股转公司针对票据融资常见问题的对策,包括披露无真实交易
银行本票的跨区域支付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银行本票不能跨票据交换区域付款。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一种票据,用于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支付。使用流程包括填写申请书、签发银行本票、交给收款人、背书转让等。持票人需注意提示付款期限,超过期限则银行不
放弃票据追索权后的追索问题,指出放弃追索权不等于放弃票据占有权,仍可行使票据追索权。汇票追索权的行使条件包括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等。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需提供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等证明文件。票据追索权包括期前追索权、期后追索权和再追索权。承兑人或付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