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程序 > 申请破产清算听证的规定是怎样的

申请破产清算听证的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4-08-11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747
天有不测风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个人也好公司也好最终都有迎来终结的一天,对于公司而言在破产以后,将会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士组成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这就叫做破产清算。那么申请破产清算听证的规定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申请破产清算听证的规定

一、听证告知书的送达

在公安机关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听证告知书。听证告知书应载明以下主要事项:

(1)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2)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3) 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4) 告知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和听证组织机关。

听证告知书必须盖有公安机关的印章。可以通过直接送达、委托送达或者邮寄挂号信方式送达。

二、受理听证要求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三、确定听证时间、地点和方式

公安机关决定予以听证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之日起2日内确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并在听证举行的7日前,将载有以下事项的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1)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2) 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3) 听证人员的姓名;

(4) 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5) 告知当事人准备证据、通知证人等事项。

听证通知书必须盖有公安机关印章。

四、听证预备阶段

听证人员在听证预备阶段必须完成核对听证参加人身份、宣读听证纪律、征询当事人是否申请听证人员回避等事项。

五、听证人员回避

当事人申请听证主持人回避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宣布暂停听证,报请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回避;申请听证员、书记员回避的,由听证主持人当场决定。

六、听证程序

举行听证时,案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七、听证笔录

听证应当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结束后,听证人员应当将听证笔录交给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审核无误后签名或盖章。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听证主持人应在听证笔录上说明情况。听证笔录中有关证人证言部分,应当交证人审核无误。

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破产清算不用还债了,然而并不是这样。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公告和通知中应当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所有债权人均为债权人会议成员。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应当在债权申请期限届满后15日内召开。以后的债权人会议在人民法院或者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召开,也可以在清算组或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1/4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召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清算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

    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公司需优先清偿员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重整计划草案必须包含员工相关债权安排。若草案未获通过,但员工债权和税款可全额清偿,仍可向法院申请批准。重整计划由债务人执行,管理人监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 破产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怎么办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流程。破产程序终结是在多种情况下法院作出裁定结束破产程序的行为,其中包括企业通过和解和整顿恢复盈利等。破产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等多个具体步骤,以及破产清算的程序流程。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清算组的成立及作用,包括接管企

  • 破产清算中公司高管的法律责任
  • 破产申报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