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程序 > 破产清算后解封的具体流程

破产清算后解封的具体流程

时间:2020-05-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956
破产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结果,无论任何企业都是在真正的无法运营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破产程序。虽然破产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这都是在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方法。那么破产清算后解封的具体流程?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清算组解除合同后,是否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对此,国外立法态度不一,大致有两种做法:一是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当事人负有恢复原状的义务;另一种是使合同关系自合同解除时消灭,使合同发生终止的效力,解除前的合同关系依然存在。这种差异也明显地体现在破产立法中。比如,日本破产法规定,破产管理人解除合同后,“破产人所接受的对待给付,如果现存于破产财团中,相对人可以请求返还;如果现时已不存在,相对人可以就其价额作为财团债权人行使权利”。而德国破产法则规定,如因破产宣告而不履行债权或取消破产人的一项法律关系,其对方则无权要求向破产人就已为的给付从破产财团中返还。

解除合同是否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对于双方均未履行的合同并无意义。但对于双方均已履行而又均未履行完毕(或相对人已履行完毕而破产人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如果一概强制地赋予恢复原状的效力或一概禁止恢复原状,恐都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生活需求。也可能正是基于此,我国1999年《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我们认为,为照顾和保护非违约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为破产财产的利益考虑,可确定这样一个模式:合同解除原则上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但相对人得就恢复原状与否做出选择,法律对一些特殊的双务合同的解除效力另作限制的除外。比如,在当事人已经部分或全部履行但双方都不愿意返还给付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只返还两种给付的数量差额”。

破产申请受理后,还未履行完毕的双务合同,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一方已履行完毕的合同,而另一方则还未履行完毕;二是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未履行完毕,自然包括对合同根本还未开始履行的合同的情况,对合同虽已开始履行但只履行一部分即未完全履行完毕的,也应属于未履行完毕。

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一方已履行完毕的合同,而另一方则还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具体又分为债务人已履行完毕而对方当事人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和对方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而债务人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对于这两种情况,《企业破产法》均未明确作出规定,管理人应当从既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平衡债权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妥善进行正理。

对于前者,由于债务人已履行完毕,对方当事人对债务人负有履行义务,一般情况下,会对债务人有益,应当依合同严格履行,以增加债务人的财产。但是,有些合同,可能对债务人没有意义,对此从维护合同效力、交易秩序,管理人不宜随意解除合同,但可以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在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后,解除合同或变更合同的履行方式。对于对方当事人分期履行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履行完毕的合同,如分期偿还借款或者分期供应货物等,如果严格合同,则不利于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这时,管理人应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或者解除合同,或者变更合同履行方式,或者转让债权。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管理人可以比照《企业破产法》第46条第1款关于“未到期的债权,在破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的规定,要求解除合同,并让对方当事人依法返还有关财产。

对于后者即对方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而债务人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则不能解除。对方当事人因为债务人尚未履行而对债务人直接享有债权,可以依法申报。此时如果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只能就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害依法申报债权,而这一损害债权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因此,不属于破产债权,无法进行债权申报,也不能按照《企业破产法》第53条规定进行债权申报,因为后者仅仅限制在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的解除合同的范围内,而按照《企业破产法》解除合同仅仅限于破产申请前已经成立且债务人没有履行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债务人或管理人不能解除合同,对方当事人因为债务人不能履行而直接根据双方约定主张债权并在债务人的破产程序中依法申报债权。

破产程序种类

破产程序包括三种:和解、重整和破产清算。

不能把破产案件简单地归结为清算倒闭事件;破产清算是公平清理债务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我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鼓励当事人积极寻求以避免企业倒闭清算的方式来公平清理债务。

破产法设立的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三种程序之间,

破产程序存在一定的可转换性。在它们之间,当事人有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具体说,包括以下要点:

(1)债务人在提出破产申请时可以选择适用重整程序、和解程序或者清算程序,债权人在提出破产申请时可以选择适用重整程序或者清算程序。

(2)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案件,在破产宣告前,债务人可以申请和解,债务人或者其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

(3)债务人申请适用破产清算的案件,在破产宣告前,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出资人可以申请重整,债务人也可以申请和解。

(4)债务人进入重整程序或者和解程序后,可以在具备破产法规定的特定事由时,经破产宣告转入破产清算程序。

(5)债务人一旦经破产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则不得转入重整或者和解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解散实物资产的分割方式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 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中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的内容。债务人或债权人可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重整。重整期间,债务人可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担保权的行使、借款、财产取回等事项也有明确规定。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

  •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股票退市后的股权确认问题,阐述了股东的股权在股票退市后依然有效且不可随意撤资的法律规定。另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公司破产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组、破产企业的全面接管、财务审计、破产财产的清理和清算、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以及制定破产清算报告等环节。

  • 债务人破产清算委托书的撰写方法
  • 企业破产清算时间的规定
  • 破产清算申请所需材料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