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弊审计中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审计人员要面对上市公司内部管理者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使得审计人员要加强其专业判断能力。专业判断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重要性指标,舞弊审计的主要目标和结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力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选择各类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判断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能适当、公允地反映当前的经营状况等。
2.关注舞弊预兆的信息,揭示企业内部舞弊行为
在企业组织内部,要关注内部控制的状况和有一定权限接近企业资产的员工的个人审计期间表现;并“换位思考”,一些最常见的舞弊预兆信号(按重要性进行排列):
(1)公司经理对审计人员撒谎或过分回避其询问;
(2)分部经理过分强调达到利润预算或数量目标;
(3)部门领导经常与审计人员存在争执,特别是在有关会计原则的应用上显得过于激进;
(4)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非常薄弱;
(5)公司总部报酬的实质部分取决于对数量性目标的实现程度;
(6)上市公司对外部管理机构表现出非常不屑的态度;
(7)管理经营或财务决策是由一个人或由极少的几个人决定的。
3.注重分析性复核在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分析性复核是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审计人员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公司的会计报表,就能发现若干异常现象,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4.设计延伸性审计程序借以发现舞弊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拟可采纳“错误与舞弊推定”原则,即未搜索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那么应推定公司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嫌疑。延伸性审计程序并没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思维、想象力以及管理当局的合作程度。
公司清算的流程。在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小组并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需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后,清算组进行债权登记和保护。在债权申报期间不进行清偿,之后按法定顺序清偿。清算组需编制报告并结案。全文详细介绍了公司清算的整个过程和要点。
企业上市前条件包含多项指标,比如公司的年营业额、毛利润额、净利润额、资产状况、资金状况以及负债状况等。负责公司上市前审计的机构是具有拟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也有严格的要求。公司上市前的审计报告是整个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资格的核心,全面
《通知》明确,审计工作要密切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关注重大会计风险领域,重点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和整体经济形势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影响,审慎确定重大会计风险领域,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对上市公司面临的下列重大
个别重要财务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因审计范围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无法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取得应有的审计证据。例如,上市公司“望春花”,2006年、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