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理某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资产时,破产管理人发现仓库中存有大量过期农药。有人表示有意收购该批过期农药,且出价可观。然而,环保部门要求销毁这批农药,并要求破产财产承担销毁费用40万元。破产管理人是否有权选择处理方案?还是需要债权人会议决定?如果选择出售,所得价金是否作为破产财产变现收入?如果选择销毁,费用由破产财产承担,这将减少债权人的受偿金额。债权人会议决议的选择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破产管理人是否应执行该变价方案?如果出售导致买受人损失,谁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这些问题,破产法没有具体规定,因此需要探讨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2.1 破产管理人的概念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中负责破产财产管理、处分、业务经营以及破产方案拟订和执行的专门机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破产管理人有不同的称谓,如英美法系称之为"破产信托人",大陆法系称之为"破产管理人",俄罗斯破产法中称之为"仲裁管理人",日本破产法中称之为"破产管财人",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草案中则称其为"破产代表"。
2.2 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不同国家的立法对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有不同规定。英美法系国家通常在破产法中明确规定,而大陆法系国家多数没有明确规定。我国新破产法引入了"管理人"的称谓,但并未明确规定其概念和法律地位。因此,对于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存在较大争议,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析。
2.3 破产管理人的狭义和广义概念
破产管理人的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宣告后成立的,全面接管破产企业,负责清算分配的机构。其职责专门负责破产清算。广义的破产管理人除了负责破产清算事务外,还可能负责重整等工作,在企业的重整、和解程序方面发挥职能。
2.4 我国新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规定
我国新破产法将破产清算、和解与重整三个程序的受理阶段合并规定,破产管理人的工作自破产申请受理开始贯穿三个程序。因此,本文采用广义破产管理人的概念。
综上所述,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对于保障和约束管理人的职权和权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对管理人法律地位的不一致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以确保管理人能够有效行使其职权。
公司清算的流程。在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小组并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需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后,清算组进行债权登记和保护。在债权申报期间不进行清偿,之后按法定顺序清偿。清算组需编制报告并结案。全文详细介绍了公司清算的整个过程和要点。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和任职条件。不同国家的立法存在差异,选任方式包括法院选任、债权人会议选任,并允许债权人会议另行选任。破产管理人需具备管理和清算事务的能力,最适合由会计师、律师等通晓财务、经营、法律、经贸知识的人士担任。不同国家对破产管理人的身份和
破产债权确认之诉的申报程序及要求。债权人需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否则无法提起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特殊债权如职工劳动债权和公法意义上的税收债权无需申报。债权确认诉讼指在债务人和债权人对破产管理人审核的债权有异议时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本文主要讨论狭
公司资不抵债时变卖固定资产是否违法的问题。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时,破产财产包括所有资产类型和权力,由破产管理人处理以处理破产事宜。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财物是违法的。同时,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债权人追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