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比较分析新旧破产法重整程序

比较分析新旧破产法重整程序

时间:2024-01-1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419
现代意义上的破产法,不仅仅是破产清算,还包括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程序。破产清算程序是让企业用剩余资产来偿还所有债务,再注销其民事主体资格,所以,破产清算程序是一个企业的死亡程序。而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程序则不同,两者都是企业的拯救和复苏程序。通过破产重整或和解,可以使债务人重获新生,避免因企业破产清算而带来的职工下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体现了现代破产法实施破产预防的程序目的。因此,各国破产法的立法实践都普遍重视破产和解与破产调解程序。

破产重整程序的法律特点

破产重整,又称为“重组”或者“重生”,在法律领域被称为Reorganization。相对于破产和解程序,破产重整程序不仅关注企业的外部债权债务关系,还强调企业内部管理关系的整合。它不仅重视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和解,还强调调动人民法院、管理人、债权人、债务人、出资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等各方的力量。因此,破产重整程序在破产法的三大程序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破产重整原因的宽松性

1、新旧法律条文对照

根据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当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应按照该法规定进行债务清理。而当企业法人存在前述情形,或者明显有可能丧失清偿能力时,可以根据该法进行破产重整。

而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条规定,当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应根据该法宣告破产。然而,当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时,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则不予宣告破产:

  1. 公用企业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政府提供资助或采取其他措施帮助清偿债务;
  2. 在破产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取得担保并清偿债务。

当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时,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整顿并且企业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则可以中止破产程序。

2、法理评析

旧破产法对于整顿原因、破产清算原因和和解原因的规定是“三位一体”的,只有满足宣告破产的条件才能申请整顿。而新破产法则相对宽松,破产重整原因包括两类情形:一是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二是企业法人明显有可能丧失清偿能力。换句话说,只要企业法人具备破产条件,就可以进行破产重整;而对于不具备破产条件但有可能丧失清偿能力的企业,虽然无法进行破产清算或破产和解,但仍可进行破产重整。这是新破产法的一个创新之处,旨在让有破产可能的危险企业尽早进入重整程序,以便及时采取拯救措施,真正实现破产预防的目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人单位裁人的条件与程序

    用人单位进行裁员的条件与程序。条件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技术革新等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规定裁员。程序上,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并制定裁员方案,最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裁员。

  •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中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包括只能在破产程序中进行、与西方国家双轨机制的不同以及我国特有的重整与和解的紧密关系。我国破产重整制度通过与破产原因等同化,限制了破产程序之外的重整可能性。同时,和解与重整相互促进,但也存在缺陷,如重整与和解的相互依赖可能导致

  • 重整程序裁定时间规定

    重整程序的相关内容。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若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法院将裁定终止并宣告破产。重整制度具有多元化的启动主体和广泛的参与主体,担保物权受到限制。重整程序的优先性体现在一旦法院裁定重整,其他破产程序必须停止。反映了社会本位的立

  • 重整计划债权人表决程序

    重整计划债权人表决程序,包括债权分类、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表决程序以及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程序将债权分为四类并分别进行重整计划表决。重整计划通过时需满足各组过半数同意并占该组债权额三分之二以上。破产财产按照一定顺序清偿,若不足则按比例分配。重整过程

  • 重整与和解的法律区别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 程序启动主体多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