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破产法的颁布赋予了有财产担保债权人除了通过和解协议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外,还可以在其他事项上行使表决权。然而,对于这种权利的具体行使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新破产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会议的决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但是,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于这一规定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在除了本法规定的重整计划和和解协议草案需要过半数通过、债权总额超过2/3以上的情况下,其他事项的通过需要债权人人数过半,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总额1/2以上。也就是说,无论是人数还是债权额,二者都必须过半,缺一不可。
这一规定看似合理,既规定了人数,又规定了债权,保证了债权人会议决议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然而,在有财产担保债权人如何行使表决权的问题上,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和解协议和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通过,有财产担保债权人并不享有表决权,因此不需要考虑如何表决。然而,在涉及其他事项的表决时,根据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有财产担保债权人作为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应该计算在人数过半的计算中。然而,在计算债权额时,只计算无财产担保债权,不计算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债权额。这导致在统计债权额是否过半时,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债权额不予统计,从而失去了其表决权。
这样的规定结果是,有财产担保债权人在表决中只计算人数,而不计算债权额,使得新破产法赋予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表决权形同虚设。可以说,这是新破产法立法上的一个漏洞。
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破产法修改或相关司法解释中,对该条进行适当修改或解释,取消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限制,仅规定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债权总额的1/2以上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及担保法中有关留置的规定。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合法占有的动产以优先受偿。留置财产需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并且应是可分物,其价值相当于债务金额。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并有权收取孳息。在债务未履行时,留置权人可与债务人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公证提存终止的法律意义。在债务人因债权人原因无法履行债务时,可将款项或物品提交提存机构,视为已履行义务;提存方式可消除双方不信任感,保障合同正确履行。同时,保护特定受益人利益,如监护人、遗产管理人等可将财产提存,待条件成熟再交付。此外,提存作为担保形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