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破产债权由人民法院裁定确认,其确认具有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广义的破产债权确认包括整个破产债权的确认过程。债权人通过破产程序向有权的主体(人民法院)申报债权,有权的主体对债权进行登记并审查,确认债权的有无、性质和数额。
狭义的破产债权确认仅指有权的主体依法对破产债权的有无、性质和数额进行确定和认可的行为。
债权人需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并提供相关材料。管理人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对债权进行审查,并编制债权登记表。管理人必须将申报的债权全部登记在债权登记表上,不得以认为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或无法成立等理由拒绝登记。
管理人编制的债权登记表应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经核查后,管理人、债务人、其他债权人等对债权无异议的,将列入债权确认表中。
债权确认表由人民法院裁定确认,其确认具有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若管理人、债务人、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也应依法受理税务机关就破产企业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提起的债权确认之诉。
根据破产债权的性质,确认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确认债权是否有效成立,即债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确认债权是否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进行执行。
确认债权是否符合债权申报和调查的相关规则。
确认破产债权的数额。特别是对于未到期债权、不确定债权、非金钱债权、连带关系中的债权和求偿权等特殊债权的确认,需要法律明确规定。债权额的确认是破产债权确认的关键和核心内容,通过将不同履行内容、履行期限、履行状态的破产债权以破产受理为时点,将其货币化并确定债权数额,以确保破产清偿的顺利进行。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债权确认诉讼属于独立于破产案件的财产争议诉讼案件,故依法应缴纳诉讼费用。我国《企业破产法》只规定债务人、债权人有权通过提起诉讼方式确定有争议的债权,没
笔者认为150万元的罚金不属于破产债权,不应得到清偿。因此,我国现行破产法第三十七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均将破产企业所欠税款列为第二顺序清偿的债权。罚金的惩罚性和非公益性决定了不能将其与税收列为同一性质的债权。能够向破产企业申报并可确认为破产企业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