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破产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属于破产债权。如果债权人未按照法律规定申报债权,则其程序法与实体法上的权利均被视为消灭,即债权不复存在。根据破产法第九条的规定,逾期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债权。
破产债权申报的期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债权人向法院或其指定机关申报债权的时间段。根据破产法第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破产案件后10日内通知债务人并发布公告。人民法院在收到债务人提交的债务清册后10日内应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债权人应当在收到通知后1个月内申报债权,而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在破产公告后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根据破产法(试行)第九条的规定,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应明确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这些证明材料应包括申报债权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债权的内容和原因、债权的性质等。
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向法律规定的机关进行申报。否则,债权申报将不具备效力。根据破产法第五条的规定,破产案件由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破产债权申报产生两方面的效力:一方面是取得参加破产程序并行使权利的资格和权利,例如表决权和依破产程序接受债权清偿的权利;另一方面是破产债权申报中断债权的诉讼时效。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我国的担保债权主要有保证、抵押、定金和留置权四种。债权人行使别除权的,仍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并同时提供证其债权已设置抵押权或担保权的材料。别除权人在破产案件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请求优先受偿的,应经人民法院准许,破产宣告后行使别除权的,应通过清算组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债权的债权人,要想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就必须首先进行债权申报。针对债权申报,企业破产法规定了法定期限。申报人对管理人的不予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此类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