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破产和解协议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1)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的决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 "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中,过半数同意和解协议。
b. 所同意和解协议的债权人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2) 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将裁定认可该协议,并且终止和解程序,并进行公告。如果和解协议草案未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或者已通过的和解协议未获得人民法院认可,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和解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1) 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对债务人和全体"和解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2) 根据和解协议减免的债务,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时起,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
(3) 和解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和解协议的影响。
(4) 如果和解债权人未按规定申报债权,可以在和解协议执行期间继续申报债权,但不得行使权利;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和解协议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
(5) 如果债务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和解协议,和解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6) 如果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和解协议的执行,和解债权人在和解协议中作出的债权调整承诺失去效力,但债务人为和解协议的执行提供的担保仍然有效。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而受到的清偿仍然有效,不予退回,未受清偿的部分将作为破产债权处理。在和解协议执行中已经接受清偿的债权人,只有在其他债权人同意以同一比例清偿其原债权时,才能继续接受破产分配。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民法典》规定民事连带责任是指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方承担全部或者是部分的债务。双方可以各自约定承担多少的份额,但是该约定对于债权人不发生效力。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其他连带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