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清算组应向人民法院报告分配情况,并申请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在收到清算组的报告和终结破产程序申请后,如果认为符合破产程序终结规定,应在七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破产程序终结后,清算组应向破产企业原登记机关办理企业注销登记。如果破产程序终结后仍有可以追收的破产财产或需要进行追加分配等善后事宜的情况,经人民法院同意,可以保留清算组或部分清算组成员。
破产程序终结后出现可供分配的财产时,应进行追加分配。追加分配的财产包括破产程序中因纠正错误支出收回的款项、因权利被承认追回的财产、债权人放弃的财产以及破产程序终结后实现的财产权利等,除了企业破产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由人民法院追回的财产。
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企业的账册、文书等卷宗材料应由清算组移交给破产企业上级主管机关保存。如果没有上级主管机关,则由破产企业的开办人或股东保存。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管辖是诉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有关破产案件管辖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企业破产法(试行)总则和民事诉讼法第19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中。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民法院在当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受理破产案件时,发现关于破产案件管辖的法律规定存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债权的债权人,要想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就必须首先进行债权申报。针对债权申报,企业破产法规定了法定期限。申报人对管理人的不予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此类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