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规范立案审查制度
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的立案审查,要严格依照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审查,切实把好立案关。在审查过程中,首先必须认真审查被申请破产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对虽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未投入注册资金或投入的注册资金未达到法定最低数额,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不能作为破产申请人或被申请破产。但其开办单位在企业申请或被申请破产前补足注册资金的,可以认定其法人资格。同时,必须对破产申请人提交的破产申请、企业破产预案、企业资产及亏损情况、债权债务情况、职工安置预案及费用来源等予以认真审查,确保破产案件的审理顺利进行。此外,还应注意审查破产企业的债权人情况,对于个人债权较多,易引起群体性波动的,应由破产企业或其上级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矛盾解决在破产程序启动之前,避免因企业破产而引发不稳定因素。
二、加强对清算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清算组是专门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清理、处理、分配和清偿的职能机构,加强对清算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一,要慎重选任清算组成员。清算组在破产程序中担负着十分重要且繁琐的任务,选任一支工作积极认真、精明强干的清算组队伍,是做好清算工作的前提。清算组成员一般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国资、劳动、工商、税务、房产,土地等有关部门选任,人民银行或债权银行也应派员参加。清算组的成员还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及较强的政策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破产工作。其二,要明确清算组的职能。清算组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破产财产,清理债权债务,依法处理和分配破产财产,代表破产企业从事必要的民事活动及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等。清算组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有独立的意思表示,但不得侵害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其三,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制度。清算组应将每一阶段的工作,如委托审计、评估、债权追索、资产变现、财产分配等及时作出汇报,便于人民法院随时掌握破产清算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清算组工作中的不正确作法,指导清算组的工作过程,确保清算工作的合法、规范。
三、做好破产财产的清理与处理
破产财产的清理与处理是破产清算的核心内容。一是要认真清理破产企业的资产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仔细核对各种会计报表、有关文书档案资料等,正确确认破产债权与破产财产。二要努力追累企业债权,及时查明破产企业是否有规避法律的行为。在债权的追索中,首先应由清算组和留守人员做第一步的清理工作,能够结清的,不必由法院强制执行。确需强制执行的,要尽可能取得执行庭的支持,共同完成债权的追索工作。对企业有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本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债务提前清偿,放弃自己的债权等无效行为的,法院要及时依清算组的申请或依职权行使撤销权,裁定追回非法处置的财产,避免破产财产的流失。三要依法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审计和评估,资产评估中,严禁高值低估或低值高估。四要努力提高破产财产变现率。处理破产财产时,应以评估确认的价格为依据,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底价,尽可能采取公开拍卖方式,不具备拍卖条件的,可以协议转让,但要防止低价转让。分配财产应以金钱分配为主,严格控制实物分配、债权分配。确实不能变现的,也应合理作价,确保公平。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公司因项目融资后破产的法律程序。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会宣告企业破产并成立清算组,由专业人员组成。随后进行财务审计、破产财产清理和制定分配方案。最后,制作破产清算报告并终结破产程序。
福泉市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职工分流安置有关问题的处置意见
福泉市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重组后职工分流安置的问题。企业在实施关闭破产或改制重组时,需依法清理在册职工,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分流安置。职工在新企业安置或再就业时需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新企业应积极兴办其他创业、就业组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为符合条件
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新破产法在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上有所突破,法院审判工作紧密相关。破产案件类型多样化,包括企业法人破产案件和其他组织破产清算。法院配备了专业破产合议庭和破产审判业务庭以保障破产案件审判质量。虽然我国破产案件数量相对较低,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