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resterResearch的调查研究,预计2004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值将占全球产品与服务交易总值8.6%,电子商务以及全球信息网络,将逐步成为新世纪商业活动的主角。但在目前,电子商务的规模仍然很小。CNNIC今年7月的调查表明:有33.4%的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有33.0%的用户认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有6.0%的用户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分析,法律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风险,保证交易的安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被认为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那么,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有哪些,法律在保证安全方面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在信息时代,网络交易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既有与传统交易相同的风险,也有网络特有的风险。我们根据影响安全的因素可以把网络安全分成三类:
一是网络系统的安全:网络系统是由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是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的有机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同其它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如电脑病毒、黑客攻击、操作失误等会直接威胁到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是网络信息的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信息在网络中的生成、传输的安全。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重要数据的安全。这两种安全是相互联系的,例如,病毒感染既可能破坏网络系统,也可能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
三是传统交易风险在网络中的延续:如不可抗力对硬件设施的损坏,通过网络进行诈骗等。
在传统交易中,法律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定合法的交易形式;2、明确交易当事人主体资格和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3、提供法律救济渠道;4、明确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它们分别由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乃致刑法等一整套法律制度来保证。
上述法律体系和基本规则仍然适用于网络交易,但为什么有人觉得网络无法可依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的陌生,觉得它是特定人群的消费品;第二个是因为网络改变了交易的方式,产生不少新的问题。对于前者,需要学习掌握;对于后者,需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法律规范。
电子支付的发展与挑战。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我国电子支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技术和普及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银行卡系统和电子汇兑系统的建设,电子支付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便利性和普及性。然而,电子支付发展仍面临安全性、法律法规完善等挑
公司的经营范围分类。其中,一般经营项目公司可自主经营,如电子商务等;许可经营项目则需要批准文件和证件才能经营,例如开设小吃店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近年来,商事改革使得许可经营项目的审批多为后置审批,创业者需先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后再办理相应许可证。
我国电子商务法中关于争议解决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包括解决争议的方式、电子商务经营者和平台的责任、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等。同时,电子商务的特点如市场全球化、交易快捷化、虚拟化、成本低廉化、透明化和连续化等也被阐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电子商务平台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