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并非以销售有形商品或提供资金或劳动力资源为主要业务,而是提供一种无形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涉及交易当事人的身份、公共密钥、信用状况等重要信息。尽管这些信息无法以具体价格衡量,但在开放型电子商务环境中,它们是交易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而且交易当事人很难直接获得这些信息。与一般信息服务不同的是,认证机构提供的是经过核实的、与电子商务交易相关的基本信息,实际上是关于交易当事人的事实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包括交易人的身份、地点、电子签名方式以及信用状况等。因此,电子商务认证可以被视为一种信用服务,类似于现有的信用评级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之处在于,信用评级是一种主观的商誉,其广告效应明显,交易当事人可以自愿接受,而信用评级公司通常不承担法律责任(至少在我国的情况下)。而认证证书中的信息是经过核实的真实资料,认证机构和证书用户作为直接当事人应共同对证书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1、认证关系的产生:认证机构提供的在线服务通常以合同为基础。尽管有可能在电子认证技术达到十分可靠的程度时,法律或法规可能要求特定交易必须使用认证方式进行,但目前尚未出现强制认证的情况。按照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中的“技术中立”和“媒介中立”原则来看,这种强制要求是不公平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电子商务认证是以认证机构与证书持有人之间的合同为基础形成的服务关系。
2、认证法律关系的参与方:电子商务认证机构通常是中立、可靠的第三方中介人,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服务。因此,在认证法律关系中,至少涉及买卖双方和认证机构的参与。换言之,认证法律关系涉及多方当事人。在某些复杂的交易或服务关系中,可能涉及更多的交易当事人。例如,在使用信用卡进行在线电子支付的交易中,认证机构不仅需要为买卖双方提供身份认证,还需要为发卡银行和收付机构等四方当事人提供认证服务。
电子签名的鉴定程序和条件,包括电子签名的制作数据需要属于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由签名人控制等要求。当事人可以选择符合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也可以选择使用第三方认证服务。电子签名的鉴定方法包括数据电文鉴定的范畴,涉及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存储系统的鉴定。
我国电子商务法如何保护在线自然人用户的权利。法律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并公开相关信息,及时受理处理。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解决用户间的纠纷。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需完善发展环境,创新模式,提高应用水平,并培
电子支付的法律特征,指出电子支付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通过信息网络和安全信息传输手段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数字化支付方式。其工作环境基于开放的系统平台,使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和经济的优势。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和优势,包括多种支付手段、人性化服务、后期服务和问题解决能力、公信度和公正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等。同时,也讨论了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法律风险,如资金安全、期权安全和洗钱风险等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其优秀的安全性能和便捷性,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