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举报,称某城市医院在城市晚报发布的医疗广告存在虚假宣传,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根据举报内容,被告立案调查后发现,原告以某城市医院呼吸内科的名义连续4天刊登广告,声称“三个疗程(三个月)彻底治愈哮喘”。被告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告发布广告时未经卫生管理部门审查,并且原告承认其宣传内容为虚假宣传。被告认为原告的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即“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被告作出了对原告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此外,被告还认为原告发布医疗广告时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被告对原告作出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被告还以原告以内部科室的名义发布广告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为由,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原告处以10000元罚款。综上所述,被告对原告作出了处罚3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原告不服,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即“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因此判决撤销了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一、原告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并非多个违法行为。
本案被告的行为实际上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首先需要理解和认识“一事”即“同一个违法行为”的概念。所谓“违法行为”指的是当事人违反行政法规范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当事人实施了一个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当事人在客观上仅存在一个独立完整的违法事实。在理解该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一类违法行为。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同一违法行为人。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违法事实,而不是一次违法事件。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部事实,如果还有其他未查清的事实,在证据确凿查明后可以追加处罚。在本案中,原告以内部科室的名义发布广告,其行为符合同一个违法行为的构成特征,而非实施了多个违法行为。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的事件。该广告未经审查,以公司名义宣传而非正式经营部名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接受理疗的人群提供情况下,证实存在违法广告宣传行为。沙湾县工商局依法对该经营部罚款1万元。此事件提醒市场参与者要遵守广告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原告李丙孬等人诉嵩县德亭乡卫生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李丙孬等人的亲属在卫生院分娩过程中死亡,双方达成协议后原告起诉要求赔偿。法院认定协议有效,维持协议内容,但经过调解双方自愿另行达成协议。文章还讨论了正确处理此类案件的关键是确定案由,不同案由决定
广告登记、审批的相关事务的执法内容和期限,包括需要提交的文件和证件。对于申办专业性广告经营企业、媒介单位兼营广告企业以及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等不同情况,需要提交不同的文件和证件。整体流程应在受理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王某某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被告王某某因脑血肿在原告处接受医疗治疗,产生医疗费46,049.26元,尚欠8,126.63元未支付。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被告分期偿还医疗欠款及负担受理费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