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举报,称某城市医院在城市晚报发布的医疗广告存在虚假宣传,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根据举报内容,被告立案调查后发现,原告以某城市医院呼吸内科的名义连续4天刊登广告,声称“三个疗程(三个月)彻底治愈哮喘”。被告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原告发布广告时未经卫生管理部门审查,并且原告承认其宣传内容为虚假宣传。被告认为原告的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即“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被告作出了对原告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此外,被告还认为原告发布医疗广告时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被告对原告作出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被告还以原告以内部科室的名义发布广告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为由,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原告处以10000元罚款。综上所述,被告对原告作出了处罚3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原告不服,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即“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因此判决撤销了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一、原告实施了一个违法行为,并非多个违法行为。
本案被告的行为实际上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首先需要理解和认识“一事”即“同一个违法行为”的概念。所谓“违法行为”指的是当事人违反行政法规范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当事人实施了一个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当事人在客观上仅存在一个独立完整的违法事实。在理解该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一类违法行为。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同一违法行为人。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违法事实,而不是一次违法事件。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部事实,如果还有其他未查清的事实,在证据确凿查明后可以追加处罚。在本案中,原告以内部科室的名义发布广告,其行为符合同一个违法行为的构成特征,而非实施了多个违法行为。
世界控烟框架公约的第四轮谈判情况。会议汇集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旨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控烟公约,同时对烟草广告发表看法,推进公共健康目标。会议包括报告和调查,媒体参与开放,并对媒体拍摄进行规定。会议期间将涉及烟草诉讼前景的报告和公众调查,以及关于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的责任及相关规定。药品广告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跨地区发布的药品广告需持有审查批准文件并经广告发布地卫生行政部门换发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医疗广告需持有《医疗广告证明》方可宣传,且内容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县、区级和地、市级卫生
根据《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办理印刷品广告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包括受理申请、权属审核、核准和发证。申报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委托代理协议书、营业执照和广告经营许可证等。办理时限为7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
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措施。药品广告的发布需经过广告管理部门审查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药品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并遵循相关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药品广告会面临查处。某些特殊药品类型不得发布广告,违法药品广告的类型包括夸大疗效宣传、使用绝对化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