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人将农业大棚变私家庄园,涉嫌土地违法问题,对外租售,开发商既收租金又拿补贴。该现象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大棚房排查清理整治工作。那么大棚房有什么危害呢?为什么要开展大棚房整治工作。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为何需要进行大棚房整治
央视曝光引发的整治行动
六月初,央视新闻曝光了北京昌平农业大棚变“私家庄园”的土地违法问题。六合成观光园在农业大棚内非法建设居住屋舍,并将其包装成“私家农庄”、“田园庭院”对外租售,从中获得租金和补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问题,并迅速展开了一轮“大棚房”排查清理整治工作。
大棚房的危害
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
大棚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大棚房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改变了土地性质,破坏了土壤生态,阻碍了农业生产。2. 大棚房非法转卖或以租代售后,使农民失去了耕地,生活失去保障,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3. 大棚房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危害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大棚房整治标准
分类处置原则
大棚房整治工作坚持分类处置原则,分为以下五类情况:
拆除类
1. 对各类农业园区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特别是别墅、住宅、休闲度假设施的,坚决拆除。2. 在连栋温室或大棚内建有商品住宅、休闲度假住房、体闲娱乐设施的,坚决拆除。3. 对改变日光温室耳房用途,进行商住开发出租的,坚决拆除。4. 在看护房旁建设的用于长期居住的设施,坚决拆除。5. 将原养殖圈舍改造用于工矿仓储等经营活动,或直接在原养殖用地上进行其他建设的,坚决拆除,恢复农用地用途。因政府原因或养殖户自身原因弃养的,依法妥善安置。
整改类
属于设施农业的,以下六种情形必须进行整改:1. 大类设施农业项目附属设施超过上限(5%、10亩)必须进行整改。2. 农业园区道路宽度超过标准(8米)必须进行整改。3. 单栋种植大棚“耳房”(含多栋农业大概共用一个看护房)超过标准(19.5平方米)必须进行整改。4. 单栋种植大棚内便道(60公分,破坏耕作层的硬化)超过标准必须进行整改。5. 大类设施农业项目未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标识牌必须进行整改。大期类设施农业项目需在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标识牌,注明项目编号、建设主体、建设时间、占地面积、地类性质、土地用途、建设规模、举报电话及受理举报单位等,并在网上公示。6. 其他需要整治的类型。以上整改行为需进行登记,并建立台账管理。
完善手续类
1. 对符合2014年第127号文件规定的设施农业和农业园区,但手续不完善的,需完善手续。2. 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项目,但存在违法行为的,查处到位后,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上报省市审定,并依法完善手续。
一事一议类
对于重大的特殊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向省级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请示和确定整治方案。
严肃查处
1. 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行为,必须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 追缴资金。对于前期发放的涉农资金补助的项目,由所在区县(开发区)的农业部门牵头,财政部门配合,进行调查甄别。确认将扶持资金用于违建的,农业和财政部门依法予以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