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
时间:2023-10-1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发布虚假广告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构成虚假广告罪,那么虚假广告罪是怎么认定的,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是怎么样的,接下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为你答疑解惑,相信看过下面对虚假广告罪司法解释的介绍你会有了解。
虚假广告罪的认定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因此,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如果情节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行政处罚措施。
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规定,如果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将按照《商标法》进行行政处罚。只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才能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性。虚假广告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有以下重要区别:1. 直接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秩序,而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的是国家对注册商标的管理秩序。2. 客观行为不同: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是使用虚假广告对商品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 侵犯的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 客观方面不同:虚假广告罪采用的是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诈骗罪采用的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3. 犯罪主体不同: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的犯罪主体。
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产品质量法》第140条的规定,并且又以虚假广告的方式对商品质量进行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通常都伴随着以虚假广告作欺骗宣传的行为,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因此只能选择一种重罪进行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然而,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来说,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仍然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者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应当单独构成虚假广告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虚假广告的表现
房地产行业中虚假广告的问题。调查表明,消费者对房地产广告的真实性质疑严重,虚假广告表现多样。要追究开发商的责任,需要满足广告内容虚假、购房者受欺骗和误导、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因果关系等条件。
-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欺骗可以向广告主寻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行为的认定涉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宣传的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性。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内容与
-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包括虚假广告行为的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的具体标准以及成立虚假广告罪的处罚。针对违法所得数额、消费者损失数额、多次虚假宣传行为及造成的人身伤残等严重后果等方面明确处罚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
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法律性质及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承担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
如何投诉电台虚假广告
-
犯了虚假广告罪一般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