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 > 寻人广告悬赏惹出的争议

寻人广告悬赏惹出的争议

时间:2020-05-25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308
某中学初一女生王某因迷恋上网被家长训斥了一顿,赌气的王某遂离家出走。王某出走后,双亲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然而找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以及王某的同学却毫无消息,于是向当地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经多方查找,仍未发现走失少女的线索。后来,王某的父亲在当地电视台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并在《寻人启事》中声明:如有提供有价值线索者,定给酬谢现金2万元。

悬赏广告刊登后的第二天,市民张某晨练时在公园里发现一个小女孩很像寻人启事上的人,于是便上前询问,经确认果然系走失的王某。于是张某打电话给王某的父亲,让他来接人。王某父亲见着自己的女儿万分感激,并表示一定会履行悬赏广告上的承诺。之后,王某父亲便没有主动和张某联系,张某多次打电话要求其履行承诺,但他总是百般推托。无奈之下,张某将王某父亲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履行寻人启事上规定的奖励,支付酬金2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在电视台发布悬赏广告是有效的契约行为,原告完成了悬赏广告中所要求的行为,双方的契约关系已成立,被告理应给付悬赏广告中所承诺的酬金,因此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原告酬金2万元。

评析:

悬赏广告是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发布声明,承诺对任何按照声明的条件完成指定事务的人给予约定的报酬。现实生活中,悬赏广告已经较为普遍地存在。电视、报纸上常出现的一些寻人启事、有奖征集企业广告语等告示都属于悬赏广告的范畴。悬赏广告在法律上是一种有效的契约,发广告人提出需完成的工作和给予的奖励,属于一种向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任何人完成了要约规定的工作,即为接受要约的内容,合同即告成立。合同成立后,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悬赏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即完成工作人享有报酬请求权,发布广告人应当履行支付报酬的义务。

本案悬赏广告中规定的条件是提供失踪女孩有价值的线索,即可获得2万元酬金,内容十分明确,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这完全符合合同法中要约的特征。张某在发现走失的孩子后,立即通知了孩子的家长,使得孩子及时返家,已经完成了广告规定的行为,是对合同要约的承诺。至此,悬赏合同已经成立。据此,张某就享有了要求家长按广告约定给予报酬的权利。女孩的家长如果拒绝遵守原来的承诺,便是单方对合同的违反,不符合法律规定。因而,法院作出的上述判决是正确的。

相关标签: 车身广告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关于某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一家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合同未明确验收标准和质量异议期限,酒店方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后拒付余款并反诉要求退货。律师根据法律规定,指出酒店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质量异议的证据应视为怠于通知,并承担相应后果。定作人应当及时验收工作成果

  • 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一起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某开发商宣传其房地产项目拥有高绿化率,但实际调查中,绿化率未达到宣传的数值。法院认定开发商在广告宣传中存在虚假成分,违反了广告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因此判决开发商赔偿购房人8万余元。此案例提醒开发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宣传真实

  • 新广告法下的转发朋友圈广告需要谨慎

    新广告法下转发朋友圈广告需要谨慎的问题。新广告法规定自然人在自媒体发布广告需承担法律责任,虚假广告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转发广告的人如果转发的广告是虚假广告并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此外,新广告法已经删除关于涉及费用的前提,发布信息属于广告的性

  •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当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时,消费者有权索赔。法律规定,如因虚假宣传受损,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经营者如存在欺诈行为,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需承担连带

  • 户外广告牌审批事项
  •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