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
2.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1. 能够开展“特别重大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2. 能够独立编制“重大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评估报告书;
3. 能够独立完成“较大污染事件”和“一般污染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因果分析、损失估算以及环境修复工程的经济技术论证;
4. 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5. 司法鉴定机构的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司法鉴定人资格并同时具有副高级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职称,或者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后在本专业领域从业5年以上;
6. 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人必须具有环境、法律等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环境、法律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环境、法律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7. 司法鉴定机构具备40名以上司法鉴定人(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并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人员),其中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司法鉴定人;
8. 司法鉴定机构具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1. 司法鉴定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具备文件和图档的数字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2. 司法鉴定机构具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仪器、设备;
3. 司法鉴定机构组织结构健全,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
承担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以污染环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事实为前提条件。在确定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通常遵循两个原则:对财产损失全部赔偿的原则和对人身伤害只赔偿所引起的财产损失的原则。对财产损失全部赔偿是指根据行为人违法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的大小来确定赔偿范围,全部予以赔偿。对人身伤害只赔偿财产损失是指侵权行为人对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或造成死亡时,赔偿范围以因伤残残废而引起的财产损失为标准。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可以单独分别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1. 赔偿损失:行为人因环境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应以其财产赔偿受害人所受损失。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污染者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也包括破坏或污染环境,导致他人人身受伤或死亡而造成财产上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2. 排除危害:这种责任形式主要适用于其他单位或个人污染环境可能导致公民或法人财产损害的情况,以及污染行为造成的财产或人身危害继续存在的情形。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如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政府及农业部门应提供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指导农民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保障农民利益。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影响。现行《环境保护法》虽确立了赔偿制度,但缺乏实施细则和代表公众及国家环境权益的诉讼制度。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实践中的赔偿难以实施,间接、潜在和远期影响无法获得赔偿,环境权益受损。为此,建议提升环境权益的法律地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