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简述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简述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时间:2024-05-24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756
?环境污染(environment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环境污染赔偿纠纷中的举证原则

一、构成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

环境污染赔偿纠纷中,构成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 侵害行为:指加害人实施的污染行为。
  2. 损害结果:指受害人因污染行为遭受的损害。
  3. 行为人的过错:指加害人在实施污染行为时存在的过错。
  4. 侵害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加害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受害人的损害。

二、污染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污染受害人必须就以下事项举证:

  1. 存在污染损害行为,并证明该行为是加害人实施的。
  2. 自身遭受了污染损害,并因此承受了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三、环境污染加害人的举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条第(3)款,环境污染赔偿纠纷中,加害人应当承担以下两方面的举证责任:

  1. 证明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
  2. 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关于污染损害的免责事由,我国环境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 不可抗力:指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劫难,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无法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情况。
  2. 第三者过失:指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过失所引起的情况。
  3. 受害者自身责任:指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情况。
  4. 主管部门过失:指由于负责灯塔或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其他过失行为,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失的情况。

关于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排污企业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实。因果关系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前后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性联系。如果前一现象必然导致后一现象出现,就可以认定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加害人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实不存在因果关系,则应推定存在因果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