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是每个企业和各级政府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已经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大多采取了分散治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每家企业都安装一套治污设施,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以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
一些省市和地区,如江苏省、浙江省和辽宁省的一些城市,采用了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工业企业在厂内进行部分处理,使废水达到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要求(即三级排放标准)。进一步的处理任务由集中污水处理厂或既接收工业废水又接收生活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企业只需按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交纳排污费。
几年来的经验表明,工业废水分散治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根据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比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处理系统高出20%以上。其次,分散治理的环境效益较差。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省下运行费用,不运行已建设的治污设施,而违法偷排。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治污设施经常超标排放。第三,监督管理难度大。执法人员面对的管理对象众多,一些企业在执法人员检查时运行治理设施,但执法人员离开后,设施就停止运行,因此监督管理非常困难。
采用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废水无需在厂内处理就能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对于这些企业,废水可以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网,无需再进行厂内处理。即使有些企业需要处理废水,这部分治理也是经济有效的,因此企业更加重视管理。即使没有经济效益,通过抓偷排,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也容易发现问题,便于监督。
采用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非常有利。它既可以保证投资的环境效益,又可以大大简化对众多企业的监督管理。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合资集资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筹集部分投资。企业也支持采用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了废水治理的占地,还大大减轻了企业管理治污设施的负担。然而,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政府进行规划和组织工作,要求所有在城市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将废水纳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只允许那些远离城市且分散治理在经济上不合理的企业继续采用分散治理。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