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是声音的频率,即振动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振动频率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可以被人类听到,而低于20赫兹和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分别属于次声和超声,人耳无法感知。
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音调由低变高。然而,人耳对不同频段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频率低于1000赫兹时,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为容忍,而对高频噪声更敏感,难以忍受。长期暴露于高频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部分或严重的听力损失。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由于振动物体引起周围空气的局部压强变化,进而引起局部密度变化,最终造成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空气压强相对于大气压强的变化称为声压,单位为帕斯卡(Pa)。
人类的听觉范围相当广泛,平均听觉范围约为2×10-5-20帕。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听到最强声源的音量可能是最弱声源的20万倍。为了方便表达,科学家通常使用声压级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单位为分贝。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的声压级大约在0-140分贝之间。
噪声的强度也用声压级来表示。正常人能感知的最小声级为1分贝,轻声耳语约为30分贝,相距1米的会话语言约为60分贝,公共汽车内约为80分贝,重型载重车、织布车间和地铁内的噪声约为100分贝。超过120分贝的声压级会引起耳朵疼痛感,而大炮轰鸣和喷气机起飞的声压级约为130分贝。
以下是不同声压级对人的影响:
声音噪声级(A) | 对人的影响 |
---|---|
150-160 | 火箭导弹发射 |
130-140 | 喷气飞机喷口 |
120-130 | 螺旋桨飞机、高射机枪 |
110-120 | 柴油机、球磨机 |
100-110 | 织布机、电锯 |
90-100 | 载重汽车、喧嚣马路 |
70-80 | 大声说话、较吵的附近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工业废水中多种有害物质排放的浓度标准,包括汞、镉、六价铬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pH值、悬浮物等的水质参数。对于每种物质,都规定了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并对特定工业废水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此外,还提到了造纸、化纤浆粕和制革等特定工业废水的生化需氧量及化学耗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