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环境执法难的原因和对策

环境执法难的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5-02-01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06

环境执法问题的分析

一、环境执法难的原因

1. 环境主体的原因

(1)环境执法主体的原因

当前,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多样化、隐藏化的特点。环保部门执法装备落后,人员编制紧张、经费不足、机动作战能力低,不能对环保违法行为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无法及时调查、收集重要证据。执法程序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2)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环保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环保执法人员培训工作滞后,有的环境执法主体对环保法律法规不熟悉,对污染的巨大危害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甚至干扰和限制环境执法,致使有的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 公众的原因: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面对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对环境执法缺乏了解,甚至同情排污者,给环境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立法和执法的原因

1. 环境立法不够配套、完善,使环境行政执法难以准确到位

虽说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很多,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立法的,存在诸多的空白、缺陷和盲区,比如热污染、机动尾气污染的立法防治;有的法律法规本身内容比较空泛、太软、太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少,比如环境总量控制有关内容;有的法律法规缺乏配套措施,比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缺配套实施细则,且对工业噪声污染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致使环保执法面对违法行为时常束手无策,难以进行有效的现场执法。对于重污染企业、十五小”、新五小”的关停,环保部门有权罚款,但无权限期治理和关停。再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立法的本意是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问题,应是项目不符合三同时”制度规定就处罚,而不应该是不符合三同时”制度的要补办手续,不补办手续再罚,这样就为建设项目的未批先建创造了条件,使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偷偷”建成,造成既成事实,这样的结果完全背离了立法的本意,为地方保护主义者的不作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借口。环保法律法规往往注重于对法人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而忽视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追究。环境保护虽然被国家确定为基本国策,但就其实际情况而言,环保的法律法规与这一国策地位相比远不相符,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手段不硬,制约因素多,法律法规没有像赋予工商、技监、税务等部门所拥有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等强制执行手段,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执法有法难依,执法疲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供电监管总则

    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的相关内容。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需要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监管内容包括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压监测点设置、供电安全、电力社会普遍服

  •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法律处罚规定。单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罚款等处罚。同时,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大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城镇化水平的增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那么环境污染中水污染是相对来说最为严重的。

  •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居民噪声扰民标准
  • 在自然保护区砍树向哪个部门投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