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立项的审批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九条规定,进行房屋拆迁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应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城区改建等相关项目。
2. 用地规划的审批
项目立项后,需要经过用地规划的审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时,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经过科学论证。
3. 拆迁补偿方案的审批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拆迁补偿方案后,需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拆迁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公布征求意见情况以及根据公众意见所做的修改。
如果被征收人认为拆迁补偿方案不符合法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听证会,邀请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1. 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
拆迁当事人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拆迁人是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被拆迁人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房屋承租人是与被拆迁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使用人。如果房屋承租人无法得到合理安置且租赁关系未解除,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一起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
2. 拆除房屋的相关情况
包括座落地点、结构、楼层、面积、质量、间数以及附属设施等。
3. 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补偿时间
补偿方式分为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应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市场评估价格确定。房屋产权调换应根据被拆迁房屋和调换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计算,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得选择补偿方式:
(1) 对于非公益性房屋的附属物,不得进行产权调换,只能给予货币补偿。
(2) 对于租赁房屋,如果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就解除租赁合同达成协议且被拆迁人无法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合理安置,拆迁人应进行房屋产权调换,调换后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继续承租。补偿应在拆迁前一次性支付。
关于征地补偿款被村委会截留的问题。法律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归农村经济集体成员所有,而村委会截留40%是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告补偿方案并接受监督,同时强调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应通过民主议定程序决定。但需注意,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同,征地补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包括参照《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进行执行的相关内容。文章还阐述了拆迁行政诉讼的特征,包括性质、当事人、复议和诉讼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拆迁行政诉讼的司法监督行政性质和内容。此类诉讼成为规范拆迁管理、解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