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派遣工作人员因工作造成损害由谁赔偿
时间:2023-09-19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务派遣中的工作人员损害责任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务派遣中,如果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工作任务造成损害,责任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过错,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在劳务派遣期间,如果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责任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过错,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劳务派遣合同的终止与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续签的情况
在实际情况中,劳动合同到期后,关于续签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种情形:1. 公司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工资待遇等)并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此时劳动者将没有经济补偿。2. 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工资待遇等)并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此时劳动者将获得经济补偿。3. 公司和劳动者一方或双方不予续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此时劳动者将获得经济补偿。
劳务派遣合同的终止
在劳务派遣合同中,如果劳务派遣合同到期后不续签,即意味着劳务派遣关系的终止。根据上述规定,此时劳动者可以向用工单位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原派遣人员仍在用工单位工作,并且该用工单位支付其劳动报酬并进行管理,那么劳动者与该用工单位实际上已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在实际中,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按照以下标准进行:1.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 对于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并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4.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的规定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
-
侵权责任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
随着国家建设法治社会,民众对于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侵权行为也不再沉默。本文介绍了侵权责任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包括财产损失、设施、修复、折价赔偿、牲畜受伤、实
-
劳务派遣工属于劳务外包吗
劳务派遣工并不属于劳务外包中的工作人员。劳务派遣工是用人单位派遣用工单位工作的劳动者,而劳务外包中的员工是第三方单位派往用人单位从事一定的工作的人员,不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协议应当
-
劳务关系中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和工伤责任吗
劳务关系中没有工伤责任,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中因工受伤的,用工单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在
-
受害责任中劳动关系和雇佣有什么不同
-
公司关门派遣员工怎么赔偿
-
被派遣工作人员因工作造成损害由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