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建筑工人坠楼生还可以索要"惊吓费"吗

建筑工人坠楼生还可以索要"惊吓费"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264
当事人索要的“惊吓费”,其实在法律的意义上应该属于精神损害赔偿金。那么建筑工人坠楼生还可以索要"惊吓费"吗?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12月20日,在攀枝花一建筑工地干活的任*傅,经历了人生最惊险的一幕:站在钢管架子上干活的他,突然发现架子往下沉,紧急之下他拉住了旁边的一根钢管,从15楼位置处的电梯井坠落到负一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只受了点皮外伤。事后,任*傅向建筑公司索赔18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公司却不同意,经过多次协商,任*傅最终拿到了1万元的赔偿费。

“惊吓费”其实就是精神损害赔偿金。虽然按照法律的惯例,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法院法官的一个自由裁量权,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法官一般采取的“无伤残不赔偿”的原则。不过,能够勇于讨要“惊吓费”并最后获得1万元的赔偿,当事人的做法还是值得充分肯定。

其实不仅司法实务上有“无伤残不赔偿”惯例。更何况,精神损害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形态,对其定性和赔偿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加上传统习俗中,对于精神损害并没有形成概念,也未能将其作为一种权利选项。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都缺乏民意支持,也没有传统习惯作为基础,再加上在时下用人市场中,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劳动者连最刚性的法定权利都没有获得保证,此时再强调和索讨精神损害赔偿无异于奢谈。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损害赔偿的高与低,跟个体权利的高与低密切相关,即精神赔偿的层次如何,可以作为判定个体权利强弱的标尺。当其精神受到损害之后,不但未被漠视反倒获得了极高的赔偿,并且成为民事赔偿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那么也就意味着个体的权利得到了全面的补偿,从显性的肉体伤害到隐性的精神伤害,都得到了全面的虑及。当然,权利的获得尊重与补偿,离不开个体的自我重视与抗争,敢于并善于给自我价值标注,才能在给自己争取的同时,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和法治生态的优化。

国外的精神损害赔偿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并日益完善和成熟。以美国为例,在没有人身伤害的情况下,精神损害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诉求,这种独立诉求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故意或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诉讼;二是过失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之诉;由此不难看出,其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和保护,较之于国内的保护范围,显然走得更远。当然,正是在这样的保护原则之下,精神赔偿诉求变得极为平常,维权者对此也十分重视,哪怕付出极高的成本代价,也要为自己讨要一个说法。

反之,国内这种体系性的短板,跟公众的权利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是当受到精神损害者,自身都将其不当一回事,那么也就难以获得积极的回馈,更无法通过个体的努力去推动保护制度的进步。正是有了这些客观因素和现实环境,才使得索取“惊吓费”的个案具有了标本价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