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巫女士与关先生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女。然而,自1999年起,关先生与第三者开始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公开声称与该第三者为夫妻。2004年4月,巫女士发现了丈夫的不轨行为,并且关先生也承认与第三者非法同居的过错。双方都意识到婚姻已经面临巨大的危机。为了挽救婚姻,他们于2004年7月3日签订了《婚内财产约定》,约定如果关先生不痛改前非,相关财产将按照该协议执行。然而,关先生并未停止与第三者的来往,并继续与该第三者同居。
巫女士将此事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与关先生离婚。巫女士要求获得女儿的抚养权,并要求关先生每月支付5000元抚养费,以及每月支付2000元作为女儿出国留学的教育基金。此外,根据《婚内财产约定》,巫女士要求获得**嘉园的住房、室内全部物品以及一辆POLO牌小轿车,并要求关先生按照协议支付101万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开庭期间,关先生辩称,由于双方性格及处理事情的方式相差甚远,加之巫女士对他过多的干预导致双方感情日趋冷淡,感情完全破裂。关先生认为,巫女士所出具的《婚内财产约定》所约定的范围远远超出财产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规定。他只同意将**嘉园的住房及屋内物品、汽车及在巫女士处的存款归巫女士所有,但不同意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于2004年7月3日签订的《婚内财产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应为有效,并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由于关先生在婚姻生活中与他人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属于过错方,巫女士有权请求关先生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由于协议中已有约定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判决按照约定数额给付。
因此,法院判决准许巫女士与关先生离婚,女儿由巫女士抚养,关先生每月支付5000元抚养费,直至女儿年满18周岁为止。**嘉园的住房、室内全部物品以及POLO牌小轿车归巫女士所有。关先生还需支付12.6万元人民币的女儿抚养费,并支付101万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赔偿金给巫女士。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