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网络谣言侵犯他人的怎么维权

网络谣言侵犯他人的怎么维权

时间:2024-08-0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41
网络谣言有不少,所谓“三人成虎”,很多网络谣言会给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他人名誉或是其他的方面受到伤害。当自己被网络谣言而侵权的时候,受害者就想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网络谣言的侵权行为及维权途径

一、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网络谣言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侵权者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如果网络谣言传播的内容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侵权者通常会承担行政责任,而情节严重者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编造或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故意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宪法》第51条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公民的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同时,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三款的规定,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应承担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受到一定限制,但这些限制必须由法律规定,并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保障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

因此,法律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二是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卫生或道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操作上是可行的,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阻止所有侵权行为,但可通过采取过滤和补救措施来防止损害扩大,因此承担连带责任是合

  •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文中指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负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转发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同时,应扩大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范畴,并应对网络暴力事件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

  •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害包括现有财产损失和可得利益丧失,如工作和法人财产损失等。精神损害则包括名誉利益毁损和精神痛苦。赔偿数额需考虑多种因素。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传播行为、针对特定人、传播内容具有妨誉性

  • 网络名誉侵权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 网络暴力有哪些侵权行为
  • 网络侵权判决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