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网络舆论监督:重视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网络舆论监督:重视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时间:2023-11-2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79
一般侵害名誉权与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

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当判断某一公民的行为是否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时,应以是否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并导致他人人格受损、社会评价降低等事实为标准。

传统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一般来说,要构成侵害名誉权,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 受害人确实遭受名誉被侵害的事实;
  2. 侵权人的行为违法;
  3. 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网络名誉侵权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与一般名誉侵权相比,网络名誉侵权具有以下特点:

  • 网络名誉侵权的责任者难以界定。除了侵权言论的发表者,还可能包括网站的经营者。
  • 侵权言论的危害后果难以估计。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非常大。
  • 侵权言论的散播具有广泛性。这是由互联网的性质所决定的。

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

尽管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的情况较为复杂,但一般来说,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包括:

  1. 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侵犯名誉;
  2. 通过网络散布他人的隐私以降低受害人的社会评价;
  3. 在网络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言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