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明自身遭受了污染损害,并因此遭受了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合理预期收益的丧失等必然遭受的损失。
(2)证明存在污染损害行为,并且该污染损害行为是其指控的加害人实施。受害人需要提供充分的人证、物证、书证等证据来证明这些事项。
根据规定,受害人只需证明排污者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以及自己受到了损失,并且侵权人的排污行为与自己的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而无需证明污染环境的行为与自己受到的损失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1)不可抗力。如果环境污染是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并且排污者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那么排污者可以免于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排污者必须证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是造成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并且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了合理措施。如果在排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后仍有其他原因造成损害,或者排污者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那么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如果水污染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也规定了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侵权人责任的规定。因此,这些免责条款不仅适用于水污染,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
(3)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环境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当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土地功能丧失、森林或其他林木死亡、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解释了在认定环境污染行为时适用的法律标准。
环境污染侵权中,举证责任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被告应证明自己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的情况,否则原告的主张成立。原告需要证明被告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和自己受到了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