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建筑物等侵权 > 天降水泥砸晕人责任由谁负责

天降水泥砸晕人责任由谁负责

时间:2024-01-13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889
日常生活中,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案件屡屡频发,大家也经常听见相关的新闻。那么,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天降水泥也属于空坠物,如果致人损害责任应该如何承担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主体

根据《侵权责任法》,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承担补偿责任,相较于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这一规定排除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主体。这种限定担责者的做法体现了公平原则。此外,根据该法第87条的规定,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应承担补偿责任,这既能保证受害人得到救济,又不会因为义务人过多导致补偿数额过小,从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这样的规定能够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补偿义务人范围无限扩大化的问题,因此这一立法规定是合理的。

责任类型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何种责任。根据公平原则和制度设计的需要,他们应承担按份责任。以下是原因:

1. 连带责任过大

连带责任过大会使使用人的责任过重,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 违反公平原则

虽然让多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为某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可能失去公平性,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损害的最小化。因此,如果要让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那么真正的加害人可能会逍遥法外,正义将无法实现。

3. 连带责任导致内部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当一人承担连带责任并进行全额赔偿后,其他人可能会互相推诿,导致新的案件产生,从而增加了法院的负担。综上所述,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与此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履行作证义务。此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免责事由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因此,在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判断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1. 确定具体的侵权责任人

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2. 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

可能加害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者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除责任。

3. 不可抗力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应当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的使用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以及无法举证排除自己是侵权人的建筑物使用人。同时介绍了高空坠物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被告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 高空坠物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

    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确定方式。建筑物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安全责任,遵循过错推定原则。面对法律价值的冲突,应平衡责任,强调公共秩序和公平。建筑物所有者或管理人在无法明确责任主体时需承担连带责任,即使建筑单元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分离,管理者或占有者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原告资格、诉讼流程以及归责原则。原告资格方面,与死者具有法定关系的人都有权利代表死者提起诉讼。诉讼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提交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等。归责原则方面,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

  •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侵权责任方面,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赔偿,适用举证倒置原则。房东和租赁者对于高空坠物

  • 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
  • 聘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 停车场不小心蹭到别人的车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