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审查,对证据逐一地进行单个审查和鉴别。综合审查,对不同种类的证据及与案件事实的联系全面审查,辨认,是在不能确定时组织相关人员加以指认和确定。对质,对涉案的重要问题在说法矛盾时组织相关人员质辩;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个别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定
2022-09-22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综上所述,刑事证据具备客观、合法、相关性特征。
2022-09-13
法律并没有规定刑事案件被告人及其委托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举证期限问题,一般尽量在开庭前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2022-07-25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五十一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
2022-06-13
、对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和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一般应当单独举证、质证,充分听取质证意见;、对控辩双方无异议的非关键证据,举证方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拟证明的事实作出说明;刑事证据的审查,是指司法人员对于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2022-05-23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是否具有法定资质;鉴定意见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鉴定意见与勘验、检查笔录及相关照片等其他证据是否矛盾;存在矛盾的,能否得到合理解释;刑事证据的收集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
2022-03-09
客观情况下的真实性;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非上述法定人员所收集的证据,法律不认为其具有证据能力。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法定人员收集证据的程序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刑事证据包括以下七种,即:物证、书证;证
2022-03-02
证据采信规则,就是法院在已经提供的一系列证据中认定、采用具有证明力和可信度的证据时必需遵循的规则。证据采信规则主要包括:
2022-03-0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包括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刑事证据包括以下七种,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视听资料。
2022-02-08
猜测性证据,不能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刑事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
2021-12-28
在刑事诉讼中,律师作为辩护人,可以在审查起诉阶段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但不能外传相关证据。第四十一条 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2021-12-28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实验是指执法机关模拟再现犯罪现场、犯罪过程或者
2021-12-27
自述材料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但自述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要和其他证据相互佐证。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
2021-10-20
违法行为涉及到犯罪的,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可以用为刑事案件的证据之一,但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一)确有依法应
2021-10-19
伪造证据既包括伪造刑事证据,也包括伪造民事证据;既可以是伪造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也可以是伪造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伪造证据属妨害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依法应受追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2020-07-21
基于办理刑事案件准确性、及时性、合法性的要求,侦查机关必须将这些证据资料予以“转化”。刑事证据“转化”规则是指侦查机关和受理自诉案件的法院采取一定方式,将一定范围的形式上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证据资料转化为合法证据的程序性准则。目前理论界对证据“转化”规则
2020-07-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