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9-02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下面详细为您介绍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 一、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4条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
2023-08-18
第四百零一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7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可以处3-7年有期徒刑,对于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一般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违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判刑的情况。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徇私舞弊
2023-03-21
(二)在监狱服刑的,由监狱审查同意后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对有关职务犯罪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逐案报请备案审查。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已经被剥夺了生命自由,不存在暂予监外执行的可能。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
2023-02-08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非法使用爆炸物品罪不能监外执行,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人,有严重的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判无期徒刑的犯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孩子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都需
2022-12-22
不一样,假释不属于暂予监外执行。因为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暂予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不适宜在监狱或者拘役所等场所执行刑罚,暂时采取不予关押的一种变通执行方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只能是被
2022-12-15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最新规定是必须是符合相关条件的,才能够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投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司法局负责执行的刑罚执行制度。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
2022-12-13
是可以的,怀孕如果属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可以监外执行。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犯人怀孕了是可以申请监外执行的,申请监外执行是不需要提供担保的,监外执行针对的是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需要患严重的疾病
2022-12-10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
2022-11-25
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等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
2022-10-09
第二百六十七条,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通俗地讲,监外执行属于实刑,是指因罪犯存在特殊原因如重病等,不便在监狱执行,经批准,在监外执行刑罚。监外执行期间计入刑罚的总体时间。
2022-09-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司法工作人员拘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9-08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2022-08-31
监外执行的条件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保外就医期间应计算在刑期之内。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监外执行条件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2022-08-05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7-12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