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专用权的质押权利及其准备工作。商标专用权可转让并可作为质押物,质押合同需书面并登记生效。在质押前,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充分准备,如评估质押商标价值、确认出质人的所有权、商标注册情况等。质押合同应包括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履行期限等。准备工作确保合同有
2025-07-07
商标转让不予核准的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规定。主要原因包括转让资料或资格不符合要求、商标已转让一次等。遵循自愿申请、在先原则和注册原则,商标局会受理不同情况的商标转让不予核准申请。涉及商标到期未续展、被注销或撤销、无法证明商标所有人资格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2025-07-04
商标权转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转让注册商标的范围、受理通知书的发放、补正通知的发出、转让证明和公告等。还介绍了在共有人情况下通知和证明的处理方式,以及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转让申请的流程。此外,针对自然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提出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
2025-06-13
注册商标转让过程中的转让人与受让人的权利义务。转让人需确保自身为商标合法所有人,并告知受让人相关商标使用许可情况。若原许可合同限制转让,则商标权人无权签订转让合同。转让人还需确保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申请进度,并在转让后提供技术与商品支持。受让方则需保护
2025-06-11
欧盟和巴黎公约等地关于保护原产地名称的法律定义及要件。原产地名称需满足产品源于特定地区、具有独特品质等特点且主要归因于地理来源三个基本要件。同时,原产地名称被视为一种自然权利,具有共同所有、无期限性和非转让性等特点。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利用商标制度保护
2025-02-27
商标局审查核准后发布公告。双方的主题资格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身份证件、转让协议、公章,通常情况需要核对原件和签字;如果是注册商标转让的,需要核对商标注册证原件,如果是申请商标转让的,需要核对商标局的商标受理通知书原件。
2025-02-10
注册商标不得超过有效期限。共有的商标专有权应有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证明。已经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应提交被许可人同意转让的书面证明。公证员根据公证事项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当事人补充提交其他证件材料。
2025-01-08
商标是公司名义申请的话,所有人是公司,法人变更,不影响商标所有人,这种情况商标不需要转让或者变更。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公司法人变更了,其之前从事的公司职权范围内的行为直接由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不能再追究该“前”法人的责任。一
2024-12-17
否则,受让人有权以侵犯商标专用权为由起诉原商标权转让合同的转让人。
2024-12-06
已经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应提交被许可人同意转让的书面证明。公证员根据公证事项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当事人补充提交其他证件材料。
2024-11-28
商标转让流程适用《商标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规定。证明上的落款日期为公告之日,受让人自该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原商标证书和转让证明一同使用。
2024-11-12
合同的转让双方应为合法享有商标专用权的企业。商标权在被转让前,经常会出现转让人已将商标使用权许可第三人使用的情况。
2024-10-08
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人无权占有商标的情况下,权利人可以向商标管理部申请变更商标的注册人,或者申请宣告商标无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主体是商标注册人和其他依法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人,简称商标专用权人。 转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所有人可以根据自己
2024-09-25
这种情况虽然很少发生,但是还是有的,所以对商标的查询很重要,如果遇到就不能够单独转让,一定要一并转让。TM商标说的是注册中商标,当然注册中商标也可以进行转让,但是注册中商标存在着成功率,万一没有注册成功,那么何来转让一说呢?
2024-09-23
如果要实现商标转让,只能由企业向原审批部门申请注销。根据《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清算组有权在清算阶段处理包括商标权在内的所有企业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欲受让商标的一方,可以直接与清算组协商商标转让一事,按照正常的程序受让商标。附:修订后《公司法》第185
2024-09-0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