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犯罪主体有个人和单位两种,两者的区别是个人是指自然人,而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
2024-08-26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只能
2024-08-10
如果情况不严重的话,进行治安处罚。《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
2024-08-02
公民阻碍施工队施工,闹事,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行为,涉嫌扰乱单位生产秩序,依法应追究治安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2024-07-28
薪资拖欠问题一般是劳动监察部门管理的,但是如果恶意讨薪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机关、单位、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可以由公安机关介入。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4-07-19
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处罚依据是怎样根据的呢?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
2024-07-16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7-10
恶意骚扰110报警的处理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对此有相关规定。(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
2024-07-02
非吸和集资诈骗的区别是:立案标准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达到扰乱金融秩序的程度,而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量刑不同,集资诈骗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
2024-06-23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员,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需要按照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
2024-06-01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是一般的主体,单位是属于犯罪的主体之一,所以破产企业是有可能涉及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
2024-05-18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
2024-05-09
3、借口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正常秩序,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2024-05-0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2024-01-2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或者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2024-01-04
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是指非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 行为人基于间谍、投敌叛变、武装叛乱、武装暴乱、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等犯罪的故意,而捏造谣言,蛊惑、扰乱军心的,应依牵连犯按一
2023-12-2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