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以外,按共同共有处理。第三条,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
2022-05-19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2022-05-12
以协议方式解除。同居是双方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同居毕竟是同居者人生的大事,为了做到稳妥,特别是考虑有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以后再婚等问题,建议同居双方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同居关系。
2022-05-10
也就是需要男女自行协商解除双方之间的同居关系;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022-04-29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非法同居并不被法律所保护,但是没有法律直接规定婚前同居属于非法。
2022-04-29
其次,夫妻一方与小三约定分手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需要经过另一方同意。按规定,为解除同居关系赠与对方的财产,交付后不能要求返还,起诉至法院也会不予支持。不过,因为擅自支付分手费侵犯了夫妻共同财产权,所以夫妻另一方可以要求返还,并且法院也会依法受理诉
2022-04-28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是指由双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用于债务清偿的财产,主要包括:
2022-04-28
离婚后不离家,就形成了同居关系。但同居关系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不受法律保护,视情况而定,可以适用同居关系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起诉“离婚”的,一般应该解除他们的非法同居关系。前婚一方要求办理离婚的,应根据其婚姻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经调解或者撤销
2022-04-28
如果是实施以后的,由男女双方协商解除同居关系即可。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2-04-24
5、无配偶者之间同居并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无须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2-04-18
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审理无效婚姻案件,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应当对婚姻效力的认定和其他纠纷的处理分别制作裁判文书。
2022-04-15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法律上的同居,通俗地说即指两个相爱的人未经婚姻登记的法定程序,暂时的共同居住在一起,这种同居关系并不会收到法律的保障,双方都有权随时解除同居关系的权利。
2022-03-25
产生争议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第三条 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2-03-22
其次要在分手协议中写明分手双方因某些原因自愿解除同居关系,并以协议的方式,以书面形式签订分手协议。如果存在分手财产分割及其债务承担的相关问题,要通过协议和实际情况作出相关明确规定。
2022-03-22
但同居双方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感情不和从而产生解除同居关系念头,通常会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宜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同居关系协议。达成协议后,为防止纠纷和反悔,要求办理解除同居关系协议公证。
2022-03-08
5、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等形式确定赔偿金,一方起诉主张另一方支付该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2-03-0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和所需提交的材料。支付令是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签发支付令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申请条件包括请求支付的标的为金钱和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不存在对等给付义务,支付令能够送达给债务人。申请时需提交申请书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