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与其他保险不同的是,人寿保险转嫁的是被保险人的生存或者死亡的风险。本文将为您介绍人寿保险理赔流程的系列知识,以供参考。索赔时效的起始时间是自对保险人具有请求给付保险金权利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应得的
2019-08-09
刘某丈夫张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被拒。此外,张某系精神病人,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据了解,刘某还在**人寿保险公司及其另一寿险公司各投保一份人身保险。对于张某患有精神病问题,法院认为,无证据证明张某在诉讼阶段仍患有精神病。最后,法院判决,某寿险公司**支公司
2019-08-09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第二十二条 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
2019-08-09
所谓人身保险合同是一种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合同。为了防止赌博和减少道德危险《保险法》对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需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合同无效)。以上申请人均可以委托代理
2019-08-09
申请人是对保险金具有请求权的人,人身保险死亡案件应由保险合同约定的受益人提出申请。没有指定受益人时,则由法定继承人作为申请人提出申请;如受益人或继承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则由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人身保险中伤残给付、医疗费(津贴)给付、重疾给付案件,受益人
2019-08-09
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任何单位和个人
2019-08-09
事实上,很多投保人不是很清楚其具体的理赔流程,这就造成了在理赔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的甚至还出现了无法理赔的困境。对此,我们需要熟知人身保险的理赔流程。对于医疗费用的重复投保,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按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
2019-08-09
对于医疗费用的重复投保,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按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或按第一家保险公司赔付的差额计算给付金额。受益人为法定继承人或为指定受益人,投保人要求领取理赔保险金额时按照委托他人领取办理。
2019-08-09
人身保险理赔是指应投保方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人以法律规定和人身保险合同为依据,审核认定保险责任并进行保险金给付的行为。按照实务惯例,满期绐付和生存给付属于“寿险保全”的范畴,因此,通常意义上人身保险理赔包括身故、残疾、意外伤害医疗、疾病住院医疗及重
2019-08-09
据了解,小额人身保险是一类面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人身保险产品的总称,具有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该产品保险金额应不低于1万元,不高于10万元。其中,定期寿险等保险金额不得高于5万元。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间不得低于1年,不得高于5年。小额
2019-08-09
2002年11月20日宜昌泰康人寿公司以签约当日未经被保险人屈海清签字保险合同无效为由拒绝理赔,作出了拒赔通知书。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现屈海清和宜昌泰康人寿公司签订
2019-08-09
事故发生后,原告被送往**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故提出上诉请求,以保护原告合法权益。
2019-08-09
7您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等有关的其他证明文件和资料。
2019-08-09
2住院费结账单、结算明细表和出院小结。
2019-08-09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