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单位首先不能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因为此时尚在医疗期内,同时也不知道工伤的伤残等级是多少。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
2020-05-25
凡属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坚持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及其他纳入工伤保险基金
2020-05-25
初次伤残鉴定的费用包括鉴定费、检查费、诊断费、鉴定人的差旅费等,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足额缴纳保险费的,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
2020-05-25
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缴纳,然后根据鉴定结果、用人单位工伤投保情况、鉴定的次数不同,分别由不同的主体实际承担。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工伤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的,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没有为工伤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
2020-05-25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当然应当包括承担工伤职工伤残鉴定的费用,初次伤残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包括鉴定费、检查费、诊断费、鉴定人的差旅费等,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足额缴纳保险费的,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
2020-05-25
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足额缴纳保险费的,工伤伤残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有的情况下是由用人单位承担,有的时候
2020-05-25
意见规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为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雇主本人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雇主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职工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当自诊断之日起一年内办理工伤认定手续。认定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达到伤残等级的按照工伤保险规定
2020-05-25
某公司职工李某上班时受伤。公司依法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经申请,工伤保险部门认定其为工伤。但治疗工伤期间发生的10多万元医疗费,经社保机构审核后,有7000多元未予以报销。医药费没能全部报销,怎么办?这要看这不能报销的7000多元的组成情况。
2020-05-25
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且受伤情况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之规定的,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都应认定为工伤并获得工伤待遇。所以,临时工工伤期间不上班有工资的。工伤职工应依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出具的伤残鉴定,享受不同等级的工伤待遇。
2020-05-25
《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
2020-05-25
有关具体赔偿事项,还与地区及缴纳工伤保险金额有关。关于,取决于所支付的费用类别。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
2020-05-25
人身损害伤残的分级,可以参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一法律规定,该规定对伤残等级怎样认定和划分作出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020-05-25
《工伤保险条例》确定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对单位而言,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以单位的工资总额为基数;对职工个人而言,则是指由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核定的本人工资为基数。如果劳动者有缴纳社保的,一般按
2020-05-25
发生工伤,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就可以,不予认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认定工伤,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单位承担公司赔偿,可以申请仲裁,一般45天就可以,也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
2020-05-25
依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公司在没为职工购买保险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公司在清算期间的,要优先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