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征收滞报金的时机以及进口货物的报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在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超过期限未申报的,海关将征收滞报金。此外,报关时不需要提单,报关应备单证主要包括报关单、托运单、发票、贸易合同等
2025-03-29
海关接受自申报日期起一年内的事后改单。金额报错的改单需要提供当时的发票装箱单合同,还有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等其他说明文件。已退税的还需要提供国税局出具的已补税证明。实践中,一般贸易的报关单,大部分内容都能改,但有的内容改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如果无法提供有
2024-12-04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这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根据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和我
2024-11-29
一是试点企业应单独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如与其他出口货物一并申报的,应在申报表中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报关单进行标注。在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环节,应如实填写并向境内结算银行提交证明其贸易真实性背景的单证,配合境内结算银行对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及其与
2024-11-25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的进出口必须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根据规定,出口货物应由发货人在货物的出境地海关申报。出口企业申请退税,须提供两单两票,即出口货物报关单、银行的出口结汇单和出口销售发票、出口产品
2024-09-21
海关查验也即验关,是指海关接受报关员的申报后,对进口或出口的货物进行实际的核对和检查,以确定货物的自然属性,货物的数量、规格、价格、金额以及原产地等是否与报关单所列一致。对属于正常往来的进出口货物可以不予查验或者进行一般性的检查,即所谓外形查验,如核
2024-08-20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二)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表复印件;(三)企业章程复印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按照规定到所在地海关办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手续。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人由注册地海关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
2024-08-12
首先,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规定,试点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试点企业应单独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如与其他出口货物一并申报的,应在申报表中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报关单进行标注。试点企业应当选择一家境内结算银行作为其跨境贸易人民币
2024-01-24
进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来料加工及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绿色);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蓝色);
2023-11-11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做出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 除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进料加工合同项下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外,其余的出口货物
2023-08-22
出口货物 报关单 出口货物 报关单 出口货物 报关单 出口货物报关单 出口货物报关单。 1﹑ 出口口岸:货物经 海关 放行出境的最后一个关境口岸的名称。 2﹑ 经营单位:填明对外签订或执行出口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的全称。 5﹑ 贸易方式:目前使用白
2023-08-21
5、准备好其他单证,如一般贸易出口,单证就是装船单、合同、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2021-10-19
5、准备好其他单证,如一般贸易出口,单证就是装船单、合同、发票、装箱单、报关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2020-07-21
核销是指加工贸易单位在合同执行完毕后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专用报关单等有效数据递交海关,由海关核查该合同项下进出口、耗料等情况,以确定征、免、退、补税的海关后续管理中的一项业务。核销分为贷款核销、坏账核销、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加工贸易的核销等。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没有如实填报报送单,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C、加工贸易结转货物及凭征免税证明转为享受减免税优惠的进口货物,其对应的备案号应填报在报关单“备注”栏内。
2020-07-2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