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抚恤金的政策的初衷来看,是对死者家属尤其是需要死者供养的亲属的一种安抚慰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安慰和支持,是死者家属不可剥夺的权利,应当由继承人平均分配。如果有法定继承人,因其不尽赡养义务才导致遗赠扶养协议的签订,故笔者认为遗赠扶养协议可以约定抚恤金
2020-05-25
兄妹间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扶养协议是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社会组织与被供养人签订。兄妹四人以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方式,约定将父母的遗产归一人所有,并由其负责残疾兄弟的生养死葬。遗赠人的子女对遗赠人的赡养扶助义务,不因遗赠扶养协议而免除。扶养人在与遗
2020-05-25
邻居继承孤寡老人遗产这种情况,如果是遗嘱继承或附义务赠与,就是可以继承的。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2020-05-25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如果是儿媳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时,通过法定的方式继承承包权的,在没有结婚证的情况下,是不能继承的,需要出具结婚证明。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亲属证明由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构成,可由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公
2020-05-25
在法定继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继承权的人参与继承外,继承法第14条还赋予一些符合一定条件但没有继承权的人取得一定遗产的权利。法律之所以赋予该权利是因为他们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特别扶养关系,这是保障人权和弘扬美德的必然要求。下列人员享有分得适当遗产的权利
2020-05-25
根据法律规定,侄儿并不是大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如果侄儿赡养大伯的,双方应当签订一份遗赠抚养协议,据此,侄儿可以继承大伯的遗产。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
2020-05-25
遗嘱可不可以提出赡养义务?根据《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因此,不论继承是
2020-05-25
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程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依《继承法》第10、12条的规定,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与丧偶女婿。所以,虽然此时不能提起遗产分割之诉,
2020-05-25
女婿不是岳父母的法定继承人,一般不享有继承权,但是,根据《继承法》有关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而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具有继承权。以上两个条件同
2020-05-25
如果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则丧失继承权,若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且被虐待人生前表示宽恕的,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大家可以看到,继承权丧失的法定情形并没有“不履行赡养义务”,所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不当然丧失继承权,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丧失抚养权需要视情况而定。
2020-05-25
虐待老人致死不赡养老人不属于法定不得继承的情形,如拒不赡养构成遗弃或严重虐待老人的,则丧失继承权。但在有多名继承人且无遗嘱的情况下,承担赡养义务较多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遗产,以显公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